猝死,一个令所有人谈之色变的话题。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猝死”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夏季正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是心源性猝死的诱因之一。近期,几宗猝死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预防猝死的关注。
何为猝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猝死”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其中“短时间”一般学界认为是在1个小时之内。而造成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源性猝死、中风性猝死、肺源性猝死等,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猝死原因。
长期加班连轴转是诱因之一
6月30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猝死”的消息在网上被广泛转发,不少网友惋惜悼念,据了解,逝世前李晶曾连续值班48小时。据与李晶共事多年的一位医生透露,6月中旬,本来身体不错的李晶时有头晕、冷汗、胸闷等情况,但由于工作繁忙并没有及时检查休息。上周,某媒体编辑也是在连续加班后,参加朋友的狂欢PARTY,回家后突然倒下猝死。
心内科专家陈纪言称,猝死年轻化趋势已经很明显。诱发因素主要是精神的紧张、剧烈的运动、过度的劳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像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另一种是本身身体原因,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而35~45岁的青壮年男性是猝死的高发人群。“这个现象并不难理解,现实生活中,相对女性而言,男性更容易激动、承受的压力较大,青壮年人群往往以为自己身体好,能熬得住,习惯连轴加班,忽略常规体检,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埋下十分危险的定时炸弹。”而夏季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是猝死发病的高危期。
熬夜与猝死有直接关系
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郭小平最近明显感到,猝死的个案是越来越多了,其中以白领居多,且大多患有心脏基础疾病。
“白领尤其是IT从业者隐患比较大,因为经常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很少锻炼身体,很多人貌似没什么病,突然24小时内就去世了,其实尸体解剖之后发现一般都是早就患有心脏基础疾病或者脑血管先天畸形,压力过大突然破裂死亡。”郭小平说。
中医科医生石显方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熬夜和猝死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熬夜直接伤的是人肝肾之阴,肝肾损伤后直接影响人体的心与中气,且熬夜劳心必加重心血的暗耗,导致心肾不交,而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损耗过度就容易发生猝死。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猝死更易找上年轻人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高血压、冠心病、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都是心脏性猝死的诱发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人猝死比例不断上升。专家提醒,中青年人应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每天应该有一定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使心脏及其它脏器功能得到恢复。年轻人职场打拼可以理解,但是千万别为了明天赌上性命。同时,我们也亟待相关制度和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能不断完善,猝死并非“猝不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