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食用含盐量高食物可能引发宿醉

家庭医生在线 2015/10/28 8:00:39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6日报道,有关专家指出,导致第二天出现宿醉症状的原因有可能是前晚食用过多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因为盐和究竟都会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简单地说,就是当人体摄入的水分少于流失的水分时,身体就会处在脱水状态。而且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时,即使我们不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但事实上也会影响身体的部分功能。

水分有助于调节人体内的血液含量。当体内缺水时,血液内含水量也会降低,进而导致血压下降,从而使人感觉昏昏欲睡。也有研究表明血压下降会引发宿醉的症状,例如头痛,因为到达脑部的血液和氧气减少,使脑部血管扩张,进而导致大脑肿胀和疼痛。

宿醉是怎么回事?

醉,是指喝酒过量,造成第二天早上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而造成急性中毒征状。宿醉时,肝脏会屯积脂肪,胃肠易患酒精性急性胃炎,自律神经平衡失调引起心跳加速,血液中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影响遍及全身。

摄盐过高会有什么危害呢?

常期高盐饮食对身体的危害不可小视。有研究表明,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就能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摄入盐分过高的人,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患上高血压。

并且吃盐过多会刺激肠胃,引发胃病,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刘爱玲特别提醒,感觉不咸但实际含盐量较多的食物还包括花生酱、香肠、炸鸡翅、多维面包、奶酪、油条等。

建议人们做菜时尽量清淡、保持食料原味,少盐、少酱、少辣,不要多吃酸、辣等刺激味道的饭菜,这样不仅会遮盖盐的味道,还会让人的口味变重,形成喜食高盐饭菜的习惯。另外,如果要购买加工食品,也要看清营养标签中钠的含量,不要吃进过量的盐。

每日建议摄入量: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不超过2300毫克。对于已经因为食用盐过多引起了健康问题的人每天摄入量不能超过1500毫克。保守起见,一般建议保持每天钠的摄入量大约1200到1500毫克之间。

(责编:林宗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女人吃含盐量多的东西,更容易长邹纹吗

宝宝出生时就已经吃了,母乳、奶粉里都是有盐的成分的,而且人的体液中也必须有盐的成分,辅食里也有盐分的添加,但是不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影响的

Q:冠心病患者怎样做到少吃盐?

(1)烹调菜肴时以酸味为主。在菜肴中加点醋可代替盐或少放盐,因为很多食物本身就含钠。对于必须限钠的病人,饮食中不应放盐。同时,醋能降血脂对冠心病病人非常有益。  (2)尽量改变青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的尽量生吃,不能生吃的就凉拌,这样能够调节用盐量。  (3)可利用菜品本身的强烈风味来摆脱对咸味的依赖,如用番茄、洋葱等味道浓烈的食物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以提高菜的口味。  (4)做菜时用豆瓣酱或酱油调味,因为1克豆瓣酱或者1毫升酱油所含的盐分要远远低于1克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  (5)菜准备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利于控制菜肴的咸度。  (6)肉类可做成蒜泥白肉等菜肴,既可改善风味又减少盐的摄入。  (7)鲜鱼类可采用清蒸等少盐、少油的方法烹调,海产品在吃前最好用水冲洗,也可以减少含盐量。  (8)香肠、烧鸡、熏肉、松花蛋、咸鸭蛋等熟食中的含盐量比一般菜肴高1~2倍,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用餐时就要少放些盐。  (9)餐馆炒菜常使用较多的盐来调味,应尽量避免在外用餐。  过量摄入盐不但可使人患上高血压病,而且还会直接损伤全身各处的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导致肾功能衰退或心肌梗死等病发生。

Q:得了原发性肝硬化饮食有何禁忌

你好,原发性肝硬化患者有乏力感,体力下降,易疲劳而无其他原因;颜面部出现色素沉着,颈前、前额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可出现肝掌(手掌的大、小鱼际及手指掌面、手指基部呈现粉紅色胭脂样斑点,压之退色,久者可形成紫褐色);食欲减退,间歇性出现腹胀,有时便秘或腹泻。 饮食注意 1.少吃盐肝硬化患者多有腹水,而盐有亲水性,如果食物中含盐量高,就会使体内的水分排出减小,从而加重症状。 2.多吃优质蛋白由于肝脏纤维化导致肝脏正常组织面积减小,原本生产蛋白的能力下降,从而需要从饮食里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等。 3.不吃粗糙食物由于有食管静脉曲张流血,所以要注意避免结实粗糙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粗粮、长纤维蔬菜、带刺的鱼肉、骨头等。 4.对于肝硬化患者,总的饮食原则就是要低盐高蛋白,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大豆及其制品特别适宜。同时,应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细软食物为主打。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