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数据,乳腺癌居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相关专家表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增速高于欧美,这与现有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加强乳腺癌科普、筛查是重点,并提出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生存的改善,主要来自内分泌药物而非化疗。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志敏介绍,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的乳腺癌患者多数是45至55岁的女性。和欧美等国家乳腺癌发病集中在绝经后的老年妇女不同,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年龄提前,危害性更大。
专家表示,在临床上,初次就诊时即出现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往往是乡镇和农村的老年女性。对于非高危人群,一般推荐B超、钼靶和临床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筛查;筛查年龄建议从40岁开始,每2年一次。
引发乳腺癌的六大因素:
1、年龄、性别和婚育史:年龄的增长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不同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Jem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报告12.28% 的乳腺癌患病是由于年龄大造成的,而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5岁者的发病率较高;第一胎足月生产年龄迟于35岁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产在20岁以前者;未婚未育者的发病率高于已婚、已育者。
2、激素:雌激素是重要的致肿瘤激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它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和增殖。女性健康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应用的显著减少。一个最常见的乳腺癌病因学因素是外源性激素的暴露,包括口服避孕药(Ocs;尤其是在绝经前的病例中)和激素替代治疗(HRT;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中)。
3、遗传因素: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每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1.4% ~4% ,最典型的为BRCA1和BRCA2的突变。携带有突变的BRCA1和BRCA2妇女终生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分别为36% ~87% 和45% 一84%。
4、肥胖与饮食:有研究认为高脂饮食和肥胖,酒精的摄入,和先前的辐射等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许多与肥胖、饮食和酒精摄人相关的数据是有争议的,提示仅有弱的或中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不像年龄和激素暴露那样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5、体育活动:持续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乳腺癌的风险减低是显著的,有力的活动可能比中度的运动更能预防乳腺癌,因此,坚持身体广泛受益的体育锻炼,还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6、环境: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007年建议书(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03号出版物)提出了新的辐射危害值和组织权重因数(Wt),与第60号出版物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乳腺、性腺和对其余组织的处理。乳腺的Wt由0.05变为0.12,成为射线最敏感的组织之一。
乳腺癌的三大危害:
1、乳腺癌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由于乳腺癌的危害性较大,不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十分高。同时,乳腺癌的治疗基本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切除是最让女性朋友无法接受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乳房意味着从此以后,女性最美的身体部分失去,即使是术后安装义乳,也始终无法女性失去乳房的心理障碍,会担心丈夫是否会因此而冷落自己等等负面心理。
2、术后身体的虚弱,消瘦,以及乳腺癌术后复发、癌细胞转移等风险存在的担心,让乳腺癌女性很难完全放松,整日处于紧张、惶恐、害怕、担心的情绪之中。不但不利于术后的康复,更是会出现多种疾病,内分泌失调,孤僻等等。
3、乳腺癌危害生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关于乳腺癌的发病,在北欧,北美等国家发病率最高,从2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发病,在达到45-50岁之前发病率都是呈现上升状态,并且在70以后达到最高。而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也不断攀高。乳腺癌已经是危害女性生命的第一杀手。乳腺癌到中晚期会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