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澳门公布脑死亡判定指引并将制定器官移植施行细则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6-05-20
器官移植,脑死亡,器官

内容摘要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18日公布《脑死亡判定指引》。《指引》与早前公布的《证实脑死亡的标准及规则》将于10月23日同时生效。至此,澳门关于脑死亡的立法工作已告阶段性完结,为当地器官移植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18日公布《脑死亡判定指引》。《指引》与早前公布的《证实脑死亡的标准及规则》将于10月23日同时生效。至此,澳门关于脑死亡的立法工作已告阶段性完结,为当地器官移植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引》规范了进行脑死亡检查者的资格、培训和回避制度,以及脑死亡检测具体程序,包括必须明确脑损伤原因、脑干反射是否存在、病者自主呼吸的状况,和两次检测的观察期间等,检查者须准确判断病人脑干功能丧失具有不可逆性,才可作出脑死亡诊断。

卫生局表示,将在现行器官捐赠及移植法律制度下,加紧制定器官移植的施行细则,并适时检讨有关脑死亡准则,使之切合医学发展。

据了解,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的最新标准是: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瞳孔放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在首次确诊后,观察12个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脑死亡。

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死亡标准为:

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

2、完全没有反射和肌张力;

3、停止自主呼吸;

4、动脉压陡降;

5、脑电图平直。

其基本内容是哈佛标准。

1971年,美国提出脑干死亡就是脑死亡的概念。

英国皇家医学会于1976年制定了英国脑死亡标准,提出脑干死亡为脑死亡,比不可逆昏迷前进了一步。1979年明确提出病人一旦发生了脑死亡便可宣告其已死亡。1995年英国皇家医学会提出脑干死亡标准。1980年中国学者李德祥提出脑死亡应是全脑死亡,从而克服了大脑死(不可逆昏迷)、脑干死等脑的部分死亡等同于脑死亡的缺陷,这一观点已获中国学者共识。

相关新闻

逸仙OPO团队护航下,一个大爱的决定带来7个家庭的新生
这项全球首创的移植技术 引哈佛教授不远万里到广州参观学习
红斑狼疮复发会“咬”伤重要脏器,专家支招两大关键点
老人失眠要警惕,这些方法可缓解!
生死时速!中山三院开启我省首例移植器官直升机转运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