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2016年世界母乳喂养周。从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举办的宣传活动中了解到,目前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已经上升到58.5%,卫生部门将推动有关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
今年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母乳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强调母乳喂养是保障出生人口健康,提高民族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措施之一。
据介绍,经过多方努力,我国母乳喂养率逐渐上升,根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而最近的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这个数字目前已经上升为58.5%。
虽然“母乳喂养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现在挡在妈妈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因工作原因无法坚持母乳喂养。哺乳期妈妈在产假结束后就要正常上班了,很多人为了让孩子继续喝到母乳,无奈成了“背奶族”。她们在工作间隙躲进卫生间,将母乳吸出来,放进冰包保存,下班后带回家喂养孩子。但这种取奶环境和保存状况很难保证母乳的质量和安全,也让背奶妈妈们十分尴尬。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曾在2013年发起过一项“母爱10平方”活动,倡议社会各界支持母乳喂养,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建立哺乳室,为母乳喂养创造条件。但遗憾的是,愿意这么做的企业并不多,曾有大数据调查显示,7成的企业单位没有配备母乳喂养室。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将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场所母婴室缺乏、哺乳条件和环境差等问题,积极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相关规范与城市建设规划中。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将制定完善母婴室相关设置标准,引导企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设置规范化的母婴室。
相关链接
为什么母乳喂养如此重要?
母乳包含婴儿需要的所有营养。
母乳可提供孩子的同时期生长发育的营养素需求,其中含有的乳清蛋白,易于婴儿消化吸收,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同时,母乳喂养中的生长因子、胃动素、胃泌素、乳糖、双歧因子、消化酶,乳糖酶、脂肪酶等,又能促进婴儿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婴儿对母乳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母乳喂养可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
母亲体内已有的IgG及乳汁中特异的SIgA、铁蛋白(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繁殖)、溶菌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其中初乳更为重要。初乳对新生儿的肠道像一个保护层,有助于在婴儿的肠道建立有益菌群。初乳有通便作用,帮助婴儿排出胎便,有助于预防黄疸,有助于预防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促进儿童早期神经系统的发育。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营养素:如矿物质、维生素、胆固醇、必需脂肪酸(如牛磺酸、DHA),有利于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喂养过程中良性神经系统刺激,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反射弧,促进婴儿对外环境的认识及适应。母乳喂养能全面促进婴儿嗅觉、味觉、温度觉、听觉、视觉、触觉的发育。
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间的情感。
母乳喂养帮助母子建立一种亲密、相爱的关系,使母亲有满足感。分娩后立即进行皮肤接触有助于建立这种关系,这一过程称为“亲子关系”。哺乳的过程也是亲子交流的过程,这种母子间的亲密关系使母亲更有满足感,新生儿更有安全感,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哭得较少。母乳喂养还能增加父母对家庭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和谐。
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过敏性疾病和成年后代谢性疾病。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儿童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人工喂养的儿童。另外,母乳喂养可减少成年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有利于成年期代谢性疾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