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不少家长早已蠢蠢欲动,开始考虑要生第二个宝宝啦。但是生二胎并非那么容易,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在分娩时出现肩难产,就很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俗称“产瘫”,手臂不能自如活动,影响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以及生活质量。
臂丛神经损伤好比“线路故障”
肩难产和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产瘫会致使手臂不能自由摆动?这就得从臂丛神经说起。臂丛神经是一组连接颈部的颈髓和上肢的神经,支配整个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我们的手、肩关节能够活动自如,是因为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大脑发出指令—臂丛神经的传导—手部动作实现。臂丛神经一旦受损,大脑指令便得以无法充分实现。
“如果把我们的臂丛神经比作电线,把手部运动功能比作灯泡,那么臂丛神经损伤就等于线路出现了故障,致使灯泡不能正常亮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外科主任顾立强教授形象地比喻道。
二胎新生儿手臂不能动?或因臂丛神经损伤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有的妈妈还沉浸在喜悦的气氛当中时,却意外发现孩子的胳膊竟然一点也不能动弹,确诊为臂丛神经损伤,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二胎大军中,不少妈妈的年龄已经超过35岁,高龄产妇与正常的孕妇比,难产率会相对高些。顾立强教授介绍说,如果胎儿巨大,产妇肥胖、羊水少或患有糖尿病就很有可能导致肩难产的出现。肩难产容易使臂丛神经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产瘫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发生的几率为1‰至5‰。有趣的是,肩难产在第一胎中较为少见,大多发生在第二胎,究其原因在于父母生一胎时一般较为谨慎,却往往对二胎的产检重视程度不高。因此顾立强教授希望通过家庭医生在线提醒各位妈妈:“为了预防产瘫的出现,二胎产检必不可少”。
“我比较肥胖,怎么办?”有的妈妈可能开始焦虑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外科戚剑副教授介绍说,80%的胎儿臂丛神经损伤都可以自行恢复,因而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损伤非常严重,如臂丛根性撕脱伤,就需要尽早治疗,一般在3个月到半年内进行手术治疗为宜。临床中发现,婴儿尽早的治疗后恢复的时间及恢复效果都较成人好。
臂丛根性神经损伤治疗困难、恢复周期长
事实上,臂丛神经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除了肩难产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外,汽车车祸、工矿事故或高处坠落等都有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85%的臂丛根性神经损伤由摩托车事故造成,而且85%的患者都是18-45岁青壮年。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发臂丛损伤约36万人,2/3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探查、显微神经修复或功能重建。戚剑副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对于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目前的治疗只能使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患者恢复肩、肘关节的活动、手臂感觉、手内肌功能中的部分功能,难以较为全面地恢复上肢功能。
臂丛根性神经损伤的治疗较为复杂,而且恢复周期长,难以完全恢复,并且国内开展诊治单位也是少之又少。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诊治,会拖延成陈旧性臂丛损伤,导致治疗更为困难、费用成倍增加、疗效欠佳甚至造成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顾立强教授介绍说。
难治性臂丛神经损伤在中山一院取得进展
为纪念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24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口腔科、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举办的“中山医学论坛-现代显微外科主题”在中山一院国际会议厅举行,展示了中山大学在现代显微外科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据了解,中山一院显微外科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特色包括周围神经及臂丛损伤治疗和骨折微创治疗技术等,对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了完整的影像学检查体系
该院通过结合术前影像学诊断、术中探查与电生理学检测及术后随访验证,对众多臂丛根性损伤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 确立了“术前体检-肌电图-MRI+术中探查-术中电生理+术后病理验证”三结合的影像检查体系,不仅可早期明确诊断,为早期手术干预奠定基础,并可指导预后判断。
■提出更加明确的临床和病理分型
臂丛神经损伤的分型对手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山一院对臂丛根性损伤的病理分型进行了改良,为评估臂丛根性损伤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分型标准。同时又进一步将臂丛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分为3大类7小类,从而为制定个性化的手术干预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
■自主研发出同种异体神经“神桥”
臂丛根性损伤的治疗主要以神经移位为主,如果把神经比作“电线”,如果“电线”撕扯断,就需要移植自体神经进行修复。但是,人体的神经不会有多余的,自体神经移植来源有限。该院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种异体神经—“神桥”(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为一期神经转位修复遇到的神经缺损问题,提供了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开创性方案。
■探索恢复全上肢功能的有效策略
神经移位术可以使臂丛撕脱伤的患者重获肩、肘关节的活动,改善手部感觉及功能障碍。但对于全臂丛撕脱伤累及的腕、手及手内在肌的功能障碍收效甚微。中山一院探索出“一期神经重建、二期和三期的游离股薄肌功能性肌肉移植”的全上肢功能恢复策略。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