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根据2015年10月25日,中国卒中协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约为27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有130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对于脑卒中,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对于这项疾病的了解却寥寥,导致有的患者抢救不及时,甚至丢掉了性命。那么下面来看看关于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
对侧偏瘫,即单侧肢体活动障碍大约8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此类症状。偏瘫的出现,是由于大脑中向肢体肌肉传递命令和信息的那部分区域受到了损伤,从而导致肌肉失去力量。部分患者除了上下肢出现这样的情况外,一侧的脸部肌肉也会出现类似症状,从而出现单侧面部下垂、一侧嘴角容易流口水等。此外,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平衡障碍,变得容易摔倒或行走时需要搀扶等。而以上这些偏瘫的症状,通常都出现在受损大脑的对侧,也就是说,如果右侧大脑受损,则左侧肢体出现瘫痪;如果左侧大脑受损,则右侧肢体出现瘫痪。
1、偏身感觉障碍出现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除了皮肤丧失温度、疼痛等感觉之外,当患者闭上眼睛时,他会不知道自己的手或脚在哪里,严重者单侧身体将完全失去感觉。
2、偏盲患者的视野可能会受到影响——视野中央垂直线的一侧会看不到东西。举例来说,如果患者左侧肢体出现肌力减弱,那么他的左半边视野的视力便会减弱。
3、沟通困难(失语)此类症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2)自己的口语表达出现障碍。
有些患者在脑卒中之后,会出现听理解障碍。此类患者虽然听觉正常,但是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讲话,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讲外语一样。而他自己的语言表达也会出现言语混乱和语句破裂,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同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阅读和书写障碍,有些患者脑卒中之后的沟通障碍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患者会出现谈话不流利、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词,而且用词不当,或只能发出个别的语音等。
4、吞咽困难有些脑卒中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而且液态比固态的食物更难下咽。具体可以表现为喝水的时候出现呛咳。如果患者发生吞咽困难,那么在脑卒中早期可以避免进食,并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来获取营养。
5、智力或思维能力的缺失出现此类症状的脑卒中患者,会变得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处理问题,也难以获得新的信息。如果患者出现记忆障碍,那么通常是容易遗忘近期发生的事,而对远期记忆影响较小。
6、情绪变化对于患者来说,脑卒中的发生可能会带给他非常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出现一定的情绪上的变化。这些情绪上的变化可能是患者对患病这件事的自然反应,也有可能是脑卒中后大脑受损所导致的。而这时的患者往往会变得情绪失控,例如没有理由地大笑或大哭等。虽然这些变化会让患者及他们的亲人非常痛苦,但好在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此类症状。
哪些疾病易引起脑卒中
1、高血压病。这是导致中风一个非常危险的因素,因为高血压病会导致血管的弹性变差,同时也因为血管内有很多的垃圾,这些都会随时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必须控制血压,正常的高压不高于140毫米汞柱,低压不高于90毫米汞柱。
2、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糖尿病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导致身体的整个体质下降,引发糖尿性脑病。
3、高血脂。血脂升高意味着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或者胆固醇升高,血液中的脂类垃圾会严重损害血管壁,很容易形成血栓。脑部血管非常的细长,一旦血栓脱落,就会堵塞脑部血管引起中风。
4、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风湿性的心脏病最容易形成栓子,一旦栓塞在脑部,就引起中风。而冠心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一旦脱落栓塞脑部,就会中风。
5、肥胖。肥胖意味着血脂和血压都可能高,很多还伴有血糖高,同时因为肥胖,导致血管的压力大,弹性差。
6、吸烟和酗酒。也同样伤害血管,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引起脑中风。
如何预防脑卒中?
尽管年龄、家族史等是脑卒中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但只要我们积极控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完全可以防止和推迟脑卒中的发生。
①创造家庭和睦的环境,让病人在情绪上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
②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尤其是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③警惕脑卒中的诱因:避免紧张、兴奋、忧虑、脑力或体力过劳等因素,并注意气候的剧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客观环境的影响。
④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钠、低胆固醇、低脂肪食物为主,副食品宜多样化;在食量上不易过饱或过饥。由于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不便,活动较少,常易便秘,故应适当食用芹菜、油菜等含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
⑤禁烟,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对患者有益。⑥密切观察和高度注意脑卒中的前兆症状,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