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遭受疼痛折磨的慢性疼痛患者高达8000万, 接受治疗的却不到三成。“广东省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暨“国家重点学科——广医二院疼痛专科医联体”日前成立,该中心由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共建有“神经病理痛”、“骨与关节痛”、“癌痛”三个疼痛疾病质控小组。今后,医院疼痛科将在1小时内为重度痛患者减少疼痛程度三成以上,1天以内使患者的疼痛低于中度痛,更不会因疼痛而影响睡眠。届时,医院将不会再听到患者因疼痛而“哇哇叫”啦。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有些慢性疼痛本身还是一种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 , 使普通的疼痛变得非常剧烈和难以治疗 , 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病人的生命。长期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交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家庭乃至社会。
疼痛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常用药为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可待因及二氢埃托啡等。常用于急性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硫酸吗啡缓释片剂量为30mg/8~12h;成人(体重70kg)肌注或皮下注射吗啡初量为10mg,儿童剂量为0.1一0.2mg/kg,必要时每4h重复;静脉注射剂量成人为4—10mg,儿童为O.05~0.1mg/kg,缓慢注射。
2。解热消炎镇痛药
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都是外周的镇痛作用,系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对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及风湿性疼痛效果较好,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无效。这些药物无成瘾性,但可出现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650~1000mg/4~6h;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300~600mg/次;保泰松剂量为100mg/6—8h。
3。神经安定药以苯二氮革类最常用。如地西泮、咪达唑仓等。丁酰苯类药物常用氟哌利多、氟哌啶醇等。这类药物反复应用后可引起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故不宜使用过滥。地西泮口服剂量为4—40mg/d;咪达唑仑常用剂量为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氟哌啶醇口服剂量为0.5~3mg/d;氟哌利多2.5rag与芬太尼0.05mg配制成依诺伐(Lnnovar)镇痛合剂,可为剧痛病人镇痛。
(二)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是指在末梢的脑脊髓神经、脑脊髓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附近注入局麻药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它是治疗慢性疼痛的主要手段。根据不同的病情部位,采取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用的神经阻滞的方法:
1。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由下颈交感神经节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前外侧,支配头、颈和上肢。阻滞时病人平卧,肩下垫一薄枕,取颈极度后仰卧位。在环状软骨平面摸清第6颈椎横突。术者用二手指将胸锁乳突肌拨向外侧,用一22G3.5—4cm长的穿刺针(7号针),在环状软骨外侧垂直进针,触及第6颈椎横突,将针后退0.3一0.5cm,回抽无血,注入0.2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均含肾上腺素)10ml,药液可藉弥散作用而阻滞星状神经节。注药后同侧出现霍纳综合征和手指温度增高,说明阻滞有效。
2。硬脊膜外腔注药常用药物
(1)糖皮质激素:主要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周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常用药物为泼尼松龙混悬液。①颈椎病:选C6-7或C7一T1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泼尼松龙1.5ml(37.5mg),再加2%利多卡因4ml;②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选椎间盘突出的上或下一个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注入泼尼松龙2ml(50mg),再加2%利多卡因4ml。以上药物均充分混匀后再注入。
(2)阿片类药物:常用吗啡。因有成瘾性问题,在疼痛治疗中仅限于癌症疼痛和手新术后疼痛。
(3)局麻药:常用药物为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除单独使用外,常与糖皮质激素或阿片类药物合用。罗哌卡因广泛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毒性小,常用浓度为0.2%,经硬脊膜外输注速率为6~8ml/h。
3。蛛网膜下隙注药
用无水乙醇或5%~10%酚甘油注入以治疗晚期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