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远的患儿小波(化名)在2岁后,妈妈发现他还迟迟不会站立,而且各方面反应比较迟钝。妈妈将他带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精神发育迟缓,通常称为“脑瘫”。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小波的效果仍然不明显,这让他的家人陷入绝望。在带着小波四处求医之际小波的妈妈在网上偶然得知美国有自体脐血治疗脑瘫的报道,并打听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正在进行此项研究项目时,她非常激动,立即前往省妇幼保健院咨询。当年小波出生时,她不顾好友反对坚持为儿子存了脐血,没想到此时派上了用场。从2018年1月入院接受脐带血治疗后,在今年9月回医院的评估时出现了更令人惊喜的进步。小波大运动水平明显提高,可以独自行走,扶栏上下楼梯;而且理解能力方面也强了很多,特别在生活能力方面有提高。小波的母亲谭女士也反馈现在小波特别活泼好动,由不会模仿到会模仿,能听懂指物,还能进行搭积木等较精细活动。
我国每年新增脑瘫患儿4万左右 传统疗法不能改变脑损伤
脑瘫是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千分之2.5左右;近年来,由于高龄二胎产妇的增多,早产发生率的增加,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感染等稳定发生,我国每年新增的脑瘫患儿在4万左右。因为运动疗法、电疗、按摩、热疗、手术、药物等传统疗法并不能改变脑损伤的结构破坏,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痉挛和促进运动能力发育,部分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所以重症脑瘫患儿的治疗一直以来都不甚理想。那么小波妈妈发现的自体脐带血治疗脑瘫是否真的是适用所有脑瘫患儿?有效率如何?正值2018年11月15日是第二个世界脐带血日。就相关问题家庭医生在线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的常燕群主任。
重症脑瘫患儿通过自体脐带血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017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韩国汉阳大学联合开展了《自体脐血治疗脑瘫》临床科研项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常燕群正是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常主任从事儿童神经康复工作二十多年,尤其理解脑瘫患儿及其家庭的不易,为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他一直在探寻更先进的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与国外专家直接沟通,他发现国外在人类自体脐血治疗脑性瘫痪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部分病人使用自体脐血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常燕群主任紧跟前沿,经过努力带领团队终于在2017年6月与韩国汉阳大学Lee Young-Ho教授团队共同开启“自体脐血治疗脑瘫”的临床Ⅰ期试验。在广东省脐血库的大力支持下,常燕群主任团队在短时间内招募到了首批脑瘫患儿,并于2017年10月成功进行了首例脑瘫患儿的自体脐血回输,截至2018年11月,已有33例脑瘫患儿接受了该疗法且均已平安出院,治疗效果还在持续观察中。据常燕群主任介绍,根据回院做评估的患儿情况以及家属的反馈,患儿在认知、运动、发音、互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重度脑瘫患儿有显著的改善,小波只是众多有效的脑瘫患儿中的一个。“我们现在只是起步阶段,很多自存脐血的家长还不了解脐血可以治疗脑瘫,所以当发现自己孩子被诊断为脑瘫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脐血,当然这和开展这方面研究比较少也有关系。”常燕群主任表示,脑瘫的治疗效果是越早越好,希望有更多的脑瘫患儿能够加入到该科研项目中来。
小贴士:
关于“世界脐带血日”
世界脐带血日是由非盈利组织“Save the Cord Foundation”正式发起,于2017年11月15日在美国正式诞生。世界脐带血日获得了脐带血协会(Cord Blood Association)、世界骨髓捐赠协会(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美国血库协会(AABB)等组织的大力支持。除了在世界各地举行脐血科普活动外,世界脐带血日的官方网站还将于11月15日当天举办向公众和医务人员开放的视频会议,其中包括了由著名研究人员和移植医生报告和学术讲座。
脐血究竟能治哪些病?
脐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最短时间内从脐静脉中采集的血液,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1988年,法国的Eliane Gluckman博士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脐血移植,这是医学界的一场革命。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超过50,000例的脐血移植;在中国,脐带血治疗的案例也已超过了9000例。在世界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脐血已经应用于治疗80多种疾病。
在中国原卫生部颁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适应症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放射病、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等10余类。除了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以外,脐带血还可治疗免疫系统、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等。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