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发炎,严重的会导致牙龈和面部肿胀,导致进食受限,疼痛难忍,同时也会引起牙冠周围组织炎症,破坏健康牙齿。可是,很多人都害怕拔牙,那么,智齿发炎可以不拔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智齿发炎可以不拔吗?
智齿,实质就是第三磨牙,在所有牙齿中,它是最后萌出的,萌出时间在20岁左右。临床上,这类因智齿萌出而引发的冠周炎、牙龈肿痛很常见。
由于现在人们的食物日益精细,无须过度咀嚼,造成颌骨逐渐变窄小,先行萌出的牙齿也不存在过分的磨耗、损失;待智齿萌出时,已没有多余的空间供其充分生长。结果,智齿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导致阻生现象,发挥不了咀嚼作用。更糟糕的是,由于牙龈包裹智齿所形成的盲袋容易潜藏食物残屑,刷牙不能清除,而盲袋里温暖、潮湿的环境,又使滞留的食物残屑极易腐败,也给细菌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环境,导致感染。所以,阻生智齿往往使得冠周炎反复发作,令人痛苦不堪。只有拔除才能治愈。
相反,如果坚持不拔,炎症会沿着下颌骨表面向前下扩散至面颊部,穿透颊肌至皮下,形成皮下瘘。若此时仍讳疾忌医,拖延病情,则炎症会突破皮肤形成瘘道口排泄脓液,还会在脸上留下较明显的瘢痕,破坏容貌。就如该病人的情况,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产生如此可怕的后果。
不仅如此,潜藏的食物残屑还会产酸,对旁边的第二磨牙造成持续性破坏,导致第二磨牙烂牙、牙周发炎。严重时,第二磨牙也可能需要拔除,不然最终会剧烈疼痛、影响进食。
虽然阻生智齿的拔除一直是项比较复杂的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但由于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已有可能做到完全抛弃锤子凿骨,而改用震动极小的涡轮机车头来拔牙。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而且,经过努力,现已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极大地减小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手术痛苦。只要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几乎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长智齿需要怎么处理?
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颌骨长度变短,与牙列所需长度不协调。下颌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程度不同的阻生。
阻生智齿及智齿萌出过程中,牙冠可部分或全部被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像口袋一样),食物及细菌极易嵌塞于盲袋内;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检查,可了解智齿是否萌出或阻生牙的生长方向、位置等。
智齿的处理,大致分三种情况:
如果智齿有足够位置且牙位和正常牙一样垂直生长(只是在智齿萌出过程被龈瓣暂时覆盖,形成较深的盲袋,从而引起炎症),上颌也有相对应的第三磨牙可以咬合时,炎症消退后是不需要拔除的。
在局麻下切除智齿上覆盖的龈瓣,以消除盲袋。
智齿牙位不正、无足够萌出位置、相对的上颌第三磨牙位置不正或已拔除者,为免冠周炎复发,均应尽早拔除智齿。大部分的智齿都是需要拔除的。
糖尿病患者能拔牙吗?
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比如牙周病、黏膜病、龋齿等。主要是因为小血管病变、免疫反应低下、胶原分解等原因,可使牙周组织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加重破坏牙周组织,伤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要拔牙,都要求内分泌专科查看患者的病情,需有效控制好血糖,并得到内科专科医师同意后才施行。这因为糖尿病患者一旦有伤口,很难愈合,而且由于疾病的原因,极容易发生创口感染,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后才可拔牙,并且术前术后都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