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疫情期间总用消毒剂小心“哮喘”

2020/3/5 9:04:53

体温枪、口罩、消毒剂是防疫期间的重要物资,宅在家里面、外出回来、进入小区消毒都成了常规操作,那么喷洒在身上、真是外卖上的消毒剂会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呢?事实上却是会带来风险,例如哮喘,日前有报道称消毒剂确实有可能对哮喘患者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要科学使用消毒剂,别踩这些“雷区”

如何科学使用消毒剂?

1、消毒产品在使用前需要看使用说明书、使用标志等,别超出说明书的使用范围

2、单独使用一种消毒用品,不要混合使用

3、按照说明书配比浓度,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

4、对身体皮肤等部位的消毒,优先对手部消毒,一般没有必要全身消毒。

5、对消毒剂的保存也有讲究,不要使用饮料瓶盛放,且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饮等悲剧发生。

常见消毒剂中毒急救原则

若是没有按照说明书配比、为正确使用、在狭小空间混合使用不同消毒剂等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或出现消毒剂中毒的情况,一旦发现消毒剂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急救。

1、呼吸道吸入消毒剂,可以快速离开消毒液中毒环境,到开阔地,空气清新处,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2、皮肤黏膜接触中毒,可以使用大量流动清水反复冲洗,10分钟以上最佳

3、口服接触者,可口服牛奶、米粥等保护胃肠道黏膜。

4、如果患者接触剂量较大,或者症状持续不改善,应立即送医院继续救治。

消毒剂千万别这么用

1、别用消毒剂洗内衣裤

消毒剂虽然可以消毒,但想内衣裤这种贴身穿着的衣物,不宜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浸泡内衣裤,不仅不能杀灭细菌,若发生化学残留,还可能给私处带来病症,危害身体健康。

别每天都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

除非是明确地需要预防传染病,否则一般来说,不必频繁使用消毒剂,更不必每天使用。

别在家中喷洒消毒剂保持空气新鲜

要想让家中空气保持新鲜,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消毒杀菌,而是开窗通风。家里毕竟不是医院,细菌量有限,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反而会损害呼吸道。

(责编:刘娟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哪些人群有必要接种疫苗?

下列各类人群有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①癌症病人,或免疫低下者(包括HIV病毒感染者),以及接受各种治疗导致免疫抑制者。②长期患有心脏病、肺病、囊性纤维化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贫血症和严重哮喘病的儿童和成人。③长期接受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6个月至18岁的婴幼儿和青少年(如早期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他们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易患流感,从而诱发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雷依氏综合征。④60岁以上的老年人。⑤长期居住在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病护理中心的疗养人员,特别是长期患病的疗养病人。⑥任何在医院、院外医疗诊所、私人疗养院和慢性病护理中心工作的人员。⑦任何与易患流感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人同居的儿童和成人。⑧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⑨服务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交通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消毒剂,“讲究”不少:其实,阳光就是最好的“消毒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让流感病毒无所遁形,故平时应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多通风,勤洗手,床上用品和衣服多拿到阳光下暴晒,就可以阻断病毒的来源和传播。只有在家里出现病人的情况下,才有必要使用消毒剂。使用消毒剂时要格外小心,并遵从下列原则。第一,要根据使用目的选择消毒剂,并注意消毒剂的不同使用方法。例如空气消毒,可用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物体表面消毒可用含氯类、含溴类消毒剂,如家具、玩具、电视机、门把手、地面、餐饮具、卫生间洁具等的消毒。手和皮肤的消毒可使用医用乙醇、异丙醇、氯乙定溶液、碘伏等。第二,能使用低浓度消毒剂杀灭病毒的,就尽量不用高浓度消毒剂。第三,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操作,并注意消毒剂的配比和作用时间。第四,每种消毒剂都有本身的特性,不能随便和别的产品混用或同时使用。

Q:孩子对尘螨过敏哮喘反复怎么办

你好,孩子对尘螨过敏,哮喘反复,一定要除螨。关于除螨,有几个误区比如不当使用消毒产品。刺激性高的消毒剂不适用于家居,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被子光晒没用,要清洁,室内除螨,床、地毯、家庭装饰织物和空调是四个最重要的地方。祝你健康。

Q:哪种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有75%的酒精、氯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化剂、醛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由于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高氧化和高腐蚀性,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安全和保存方法。比如酒精易燃,要远离火源,以免发生火灾。过氧化类消毒剂由于较强的腐蚀性,禁止与其他消毒剂或碱或有机物进行混合使用,在应用时要戴上手套,以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进入呼吸道,给自身健康带来影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消毒剂 哮喘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