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郭爷爷患气胸频繁咳嗽、气促,挂着引流管和水封瓶3个月了,可恨的气体一次又一次地挤压着他的肺部,令他缺氧、焦虑、痛苦不堪,辗转3家医院后想放弃了:“回家等死吧”。
家属无奈之下将他转入祈福医院颐养:“只希望最后的日子舒适些”。没想到,入院2周后,气胸问题迎刃而解,郭爷爷迎来了新生。其实,问题只出在一根小小的引流管上!
折磨
74岁老烟民患气胸,辗转3家医院不愈
11月初,74岁的郭爷爷被家人用轮椅推着来到该院呼吸内科,身上挂着引流管和水封瓶,家人满脸愁容:“怕是不行了!”
原来,郭爷爷是位老烟民,即使10年前就查出慢阻肺,也坚持每天两三包烟。今年8月,郭爷爷出现胸闷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夜间几乎无法正常入睡。
家境优渥,孝顺的儿女把他送进了广州某医院的VIP病房:“一定要给我爸爸最好的治疗!”经检查,右肺压缩50%,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右侧自发性气胸,医生实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术,通过引流管将胸腔气体引流出来。
绝望
“不治了,回家等死算了”
然而,引流后,右侧胸腔仍不断排气,气体怎么也引流不完,一咳嗽、说话,水封瓶就呼噜噜冒气,复查胸片气胸一直存在,郭爷爷整个人苍白、虚弱不堪。
家属们心疼不已,之后又相继转了两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效果均不佳。原本,按专科指南此种情况还可外科手术治疗,但郭爷爷年事已高,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双肺几乎已成烂肺,肺功能很差,可能难以耐受手术,本人及家属也拒绝开刀。
如此迁延了近3个月,病情已成为顽固性气胸。每日挂着引流管和水封瓶躺在病床上,可恨的气体一次又一次充满他的胸膛,无情地挤压着他的肺部,令他缺氧、焦虑、痛苦不堪:“不治了,回家等死算了,求你们带我出院吧!”
关键
原来是小小引流管在作怪
经过漫长的治疗,家属也已感到绝望,但回家是不实际的,不如找个环境、服务好的医院颐养,家属只希望他最后的日子舒适些。
11月初,呼吸内科陈小容主任、黄笑娟副主任与主治医师蓝秋丽接诊了郭爷爷。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气胸,双肺严重肺气肿、多发肺大疱,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近3个月效果不好,又不能手术,就这样带着管长期住院,生活质量太差,长期置管也非常容易引起感染。
其实气胸并非疑难杂症,通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就能治愈,而郭爷爷为何久治不愈?
陈小容仔细斟酌CT图像后发现:问题可能出在这小小的引流管上!
胸腔闭式引流管太硬、与肺组织接触得“太亲密了”。她马上安排更换了稍软的、合适的引流管,同时调整了位置,让引流管与肺部的接触面更少一些,并加用双支扩张剂吸入加强平喘、减轻气道阻塞、止咳化痰。
果然,换管后,郭爷爷气促、胸闷憋气症状明显缓解。水封瓶的泡泡一天比一天少,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
陈小容主任指出其中的关键点:“要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又要保证对肺组织无损害,才能保证引流通畅,真正解决胸闷憋气的问题。而不断分析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引流管置入位置,非常需要医生的耐心、细心。”
开心
想换个医院度余生,却把病治好了
除了常规治疗外,护士还每天带郭大爷做床边呼吸训练,一个星期后,原本步行3、4米就不断喘气的郭大爷甚至可以自己步行到花园散步了。
2周后,复查胸部CT大爷胸腔内气体消失,肺复张良好,已经被引流管和水封瓶束缚了100天的郭大爷终于解脱了,并经观察无恙后可以出院回家。
本以为只能挂着引流管、水封瓶躺在病床上度过余生,如今却又能吃能走回家过幸福日子了。郭大爷和家属都非常高兴,出院前给医护送上锦旗和鲜花表达谢意:“本来是奔着你们的环境和服务来住院过余生的,没想到出现了奇迹。”
“这不算什么奇迹,只是我们用专业的医学技术及经验用心为他解决了问题。”黄笑娟副主任说道,并在出院前千叮万嘱:“回家千万别再吸烟了!”
科普
预防气胸关键:避免吸烟
很多人对“气胸”都感到陌生,毕竟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呼吸内科陈小容主任指出,气胸会让患者呼吸困难并感到胸部疼痛,如果没有及时对症治疗,严重时有可能危及生命。
要如何预防气胸?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保持适量运动。剧烈运动及搬运重物可能会导致气胸的发生。但适度的不负重、不剧烈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加强肺部功能和身体素质。
2、戒烟。吸烟会导致原发性气胸的复发危险性升高,如果已经发现气胸并接受过治疗,一定要注意戒烟,同时远离二手烟。
3、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