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在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
冷气积久而寒
因此天气寒冷
正值“三九”
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气中最冷的节气
[ 养生原则 ]
天寒地冻多食粥。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节食,以养胃气。
民间有冬至吃“红小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另外,还有补阳驱寒的羊肉粥、养心除烦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红枣粥等,都适合在这个节气食用,可帮助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和热量。
多苦少咸忌寒凉。
冬季饮食养生应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
建议适量多进食羊肉、鹅肉、虾、韭菜、桂圆、黑木耳、甲鱼、萝卜、核桃仁、栗子、红薯等。
对偏于寒凉的食物,如柿子、生萝卜、生黄瓜、西瓜、鸭肉等,过食可能损伤阳气,使脾胃虚弱的人情况加重。
养生菜谱
姜丝枸杞炒山药
原料:山药350克、枸杞子30克、姜25克、植物油15毫升,盐、味精各2克。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小寒时节多食用还能滋补肾阳。
木耳肉桂汤
原料:瘦猪肉150克、黑木耳30克、海参20克、肉桂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功效:温肾补阳,滋阴补血之功,冬季平补之用。肉桂性热,孕妇及阴虚火旺、血热出血者不宜食用。
养生茶饮
老姜茶饮胜人参
服之散寒又暖胃
成分:老姜100克、红糖150克。
用法:将老姜捣汁,去渣,加入红糖,适量开水冲服。早晚1次,2-3天服完。
功效:温胃散寒,适用于胃部受寒或过食生冷食物引起的上腹部发凉、腹胀、胃痛等症。但糖尿病人不宜饮用。
注:生姜、干姜和老姜的区别。
生姜就是鲜姜,皮薄肉嫩,味淡薄,性微温,味辛,可用来发散风寒,预防感冒。
老姜俗称姜母,是生姜留下来做种用的,皮厚肉坚,味道辛辣,可以说老生姜,功效与生姜差不多。
干姜是生姜切厚片或块,晒干或微火烘干后制成。其性热,味辛,恢复阳气的效果的显著,祛寒的效果要比生姜、老姜强。
经络养生
足太阴脾经养生法。
中医认为小寒时节对应人体的足太阴脾经。
早上9:00至11:00,气血流注脾经,脾经最旺。
此时运动脚趾养脾胃。
脾经起于足大趾,胃经经过第二、三趾间,所以对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达到健脾的功效。
另外,作为脾经的重要穴位血海,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补血、引血归经的作用,故可用于各种与血有关的妇科病症。
长期按揉该穴,特别是与三阴经相配合,对月经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