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不断
回南天反复
总是让人相当“湿滞”
老广都喜欢喝祛湿茶、祛湿汤
排一排湿气
但是有人却是越祛越湿
关键还是要找准问题
用对方法
食疗结合日常生活调理
才能摆脱湿气
清清爽爽
湿气重有什么表现?
回南天让人感觉湿气爆表,浑身上下都觉得不舒服,环境水湿超出身体承受范围称为外湿。
自身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水湿能力不足称为内湿。内外湿邪结合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湿疹等皮肤疾病、鼻炎、哮喘、慢性肺病、支气管扩脏等呼吸系统疾病。
湿邪致病的表现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黄婉怡副主任医师总结了其中几个表现:
身体沉重感明显,如头部、腰部、下肢。
大便、汗液、痰液粘腻。
总是感觉气虚、乏力。
越祛越湿原因何在?
很多广东街坊都习惯通过饮食来祛湿,但是部分人却是越祛越湿,有可能是没有分清寒湿、湿热,因此也没有对症处理。
黄婉怡主任介绍了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看舌象。若舌苔白厚腻,且齿痕明显,则说明寒湿较重,平时喜温热,如喜欢喝热水。若舌苔白中带黄,或者舌苔颜色偏黄,则是湿热的舌象,平时嘴里容易出现粘腻的感觉,容易口渴,喜欢喝寒性、凉性的饮料,或者冷水。
本身寒湿较重的患者,吃清热化湿的药物或者喝凉茶,不但化不开水湿,甚至会雪上加霜,越祛越湿。还有部分患者体内湿邪较重,导致脾胃运化较差,气虚加重,还经常使用赤小豆、扁豆、土茯苓等药材煲汤饮用,同样是越祛越湿。
如何通过食疗祛湿?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地区的气候偏湿热,黄婉怡主任建议湿热人群可以适当饮用五花茶,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此外也可以用木棉花、槐花、葛根等药材泡水、煲汤调理肠胃。
对于湿邪重脾虚的患者而言,日常的饮食保健中可以适当使用补气健脾的药材,如五指毛桃,或者使用白术搭配淮山、莲子、太子参等较为甘平的食疗药材,既健脾又祛湿。
寒者热之是寒湿调补的重要原则,寒湿较重的人群可以使用陈皮泡水饮用,日常饮食中也可以适当使用紫苏叶、胡椒等温性的药材或者调味料,起到化湿燥湿的功效。
外治祛湿有疗效
中医外治方法也是祛除湿邪的有效方法,例如拔火罐、刮痧,选择的部位是背部的膀胱经,即脊柱两侧肌肉特别丰厚的部位。需要注意的是拔罐的频率不能太密集,需要待皮肤颜色恢复后再可进行下一次的操作,同时体质较弱的人群则要谨慎选择拔罐和刮痧。
另一个自我保健的方法是泡脚,睡前热水泡脚可促进整体血液循环,散发湿气。本身怕冷或者双脚易冷的朋友还可以适当加入艾叶等温性药材。血压波动较大或者下肢静脉曲张明显的患者泡脚前需要咨询医生意见。
生活调理不可少
春季回南天反复,湿度居高不下,除了通过饮食调理祛除湿气,日常还可以注意以下方面避免湿邪入侵:
注意衣物干燥清洁,尤其是贴身衣物。
尽量保持居住环境处于合适的合适,例如使用空调、抽湿机等。
保持适当运动,活动四肢和肌肉可以有利于加强脾胃运化。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