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后气促、喘不上气,很多患者都会将其与肺部联系在一起,而一些接诊的医生,即使是呼吸科的医生往往都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气道、肺部组织上,可能会诊断为肺部感染、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对症治疗却收不到该有的效果。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洪城表示,这主要是忽略了肺血管的问题,从而出现漏诊。实际上只要诊断准确,介入治疗技术使用得到,患者还是能及时摆脱呼吸障碍。
治疗却不起效 小心肺动脉狭窄被误诊
“最近接诊一位来自宁夏的女性患者,同样表现为活动后气促,甚至严重到走两步楼梯就喘不上气走不动,她曾在当地医院进行CT检查,没有发现感染病灶、肿瘤,接诊医生先后诊断为哮喘、慢阻肺,使用了很多吸入药物,甚至是激素,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后来她来到我们广医一院,我们给她做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压力升高,当时就考虑肺血管的问题,后续进一步进行肺血管检查明确诊断,患者接受一次手术治疗后症状便得到明显的改善。”
除了活动后气促、喘不上气以外,还有其他症状的出现可能是肺血管广泛堵塞的信号,如晕厥,甚至可能会引起猝死。另外,声音嘶哑、下肢浮肿、腹水都可能提示肺动脉狭窄,患者还会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指甲发绀。
洪城主任特别提醒,一旦出现浮肿等症状已经代表出现体循环淤血的情况,导致肾脏、肝脏等脏器功能损害,因此患者发现出现活动后气促就应该及时就诊,明确诊断,避免肺动脉狭窄导致重要脏器功能受损。
洪城主任将肺动脉血管比作为河流,引起河流堵塞最常见的原因便是河道中垃圾成群,以及泥沙淤积导致河床变浅,这两个重要诱发因素用医学名词解释就是血栓堵塞血管,以及血管壁因炎症等各种因素而增厚。此外,血管外的因素如肿瘤、淋巴组织压迫,同样会导致肺动脉狭窄。
诊断肺动脉狭窄有新绝招 微创治疗恢复快
洪城主任表示,尽管肺动脉狭窄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但是要明确诊断还是有方法,例如心脏超声、胸片、心电图等检查能发现肺动脉扩张或诊断肺动脉高压,则需考虑为肺动脉狭窄,进一步肺动脉CT造影或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若前述两项造影检查都无法明确是否出现狭窄,或者引起狭窄的原因,我们还有诊断更为精准的诊断武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是一种血管内成像技术,最早是应用在眼科,我们广医一院是国内最早将其移植应用于肺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够清晰观察管腔大小、血管壁厚度、血管外病变等情况,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肺血管介入治疗技术起源于国外,数年前从美国、日本等地学成归来的洪城主任已经熟练开展各类肺血管复通的介入手术,如球囊扩张术、肺动脉支架植入术,最近还主持发表了国内首部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血栓的专家共识。
洪城主任表示,无论是因血栓形成,还是血管壁增厚或者纤维纵隔炎等因素导致的肺动脉狭窄,只要经过充分的评估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很快解除肺动脉狭窄的问题,极大缓解活动后气促等一系列症状。不少来自新疆、甘肃等地的患者们知悉广医一院呼吸内科对于肺动脉狭窄的治疗疗效卓绝,纷纷组团来穗就诊治疗,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后都能满意而归。
术后规范用药 可有效预防血管再次闭塞
肺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回家。由于球囊和支架主要通过股静脉穿刺送至病变血管位置,术后穿刺口需要进行弹力绷带的压迫止血处理。洪城主任还建议,患者术后一周内尽量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避免术后创口出血,同时术后前两天要避免伤口沾水。
此外,术后患者还需要规范服用抗凝药物,避免复通的血管再次发生闭塞。洪城主任表示,患者术后一个月需要进行CT增强造影检查肺动脉的情况,外地的患者可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术后三个月还是建议回到广医一院复查,如观察支架与血管内膜之间是否存在增生导致再次狭窄。
对于本身肺动脉压力太高而进行球囊扩张的患者而言,可能就要相对辛苦一点,要多跑几趟医院,为避免危及患者生命,肺动脉球囊扩张术需要分多次进行,通常需要3到4次治疗才能基本清除大部分病变。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