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快帮忙看看我儿子怎么了,吃药打针都一星期了还不好。”在我院发热门诊,一位爸爸忧心忡忡,他年仅8岁的儿子伟伟(化名)因为喉咙痛、反复发烧一周。
伟伟爸爸解释道,伟伟最近一个周反复发热,最高烧到40°,问诊后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打了“消炎针”后,症状稍微好转,但是一停药又开始发烧。
“小孩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反复发烧不说,还老是说喉咙痛,东西也不想吃,我们作为家长都很担心。”
发热门诊医生对伟伟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查体,怀疑其并不是单纯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合并甲状腺相关疾病,特请我院甲乳外科副主任何文广前往会诊。
经何文广副主任的全方位体格检查,考虑患儿是“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脓肿”,遂立即安排甲状腺彩超。结果提示:甲状腺左侧叶内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甲状腺脓肿与甲状腺ACR-TIRADS分类5类结节相鉴别。建议伟伟住院治疗,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儿童甲状腺脓肿属于临床少见疾病,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炎症急性期暂时无需外科手术。我院甲乳外科医护团队在何文广副主任的指导下进行病例讨论后,建议行超声微创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脓腔穿刺引流及活检术。
在进行“甲状腺脓肿穿刺引流及活检术”后,根据伟伟的病理结果及药敏反应,对其使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经过治疗,伟伟身体逐渐好转,复查甲状腺彩超提示病灶明显变小。伟伟爸爸激动地说道:“不发烧了,喉咙也不痛了,现在终于好了,太感谢你们了!”目前伟伟已康复出院。
通过伟伟的事例,我们发现,甲状腺脓肿可谓是儿童反复高热和喉咙痛的“元凶”,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元凶”的真面目吧!
什么是甲状腺脓肿?
甲状腺脓肿(即: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多发生于左叶, 属全身性脓毒血症在甲状腺的一种局部表现或为甲状腺的孤立性感染。常由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分枝杆菌等)引起的甲状腺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口腔、颈部等部位的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局部红、肿、热、痛,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甲状腺脓肿的病因
存在先天发育异常,如梨状窝漏和甲状舌骨残痕,多见于儿童;
甲状腺本身存在病变,如甲状腺囊肿、结节、肿瘤及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多见于成人;
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结核病、白血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血行、淋巴或邻近组织器官蔓延导致感染,也有医源性的,如甲状腺内给药、甲状腺穿刺、拔牙及直接创伤后所致。
甲状腺脓肿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脓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秋冬季节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多见,一般急性起病,具有化脓性感染的共同特征。
全身症状可有畏寒、寒战、发热、心动过速,其程度不一;局部则表现为颈部肿胀和触痛。患者颈部往往前屈、偏向患侧,头颈转动困难。在头后仰或吞咽时出现“喉痛”。
一般没有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症状和体征,部分伴甲减或甲亢的表现,偶可诱发甲亢危象。多见于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可通过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甲功)、甲状腺超声、扫描显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甲状腺脓肿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脓肿后甲亢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
如局部已形成脓肿或保守治疗不能使感染消退,应手术切开引流,清除炎性坏死甲状腺组织,以免脓肿破入气管、食管或纵隔内。也可进行针吸治疗。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