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与重症医学科成功完成医院首例VA-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对于危重冠心病患者手术安全保障及综合救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病情不容乐观,迅速启动多科讨论
近期,一位79岁的李阿伯(化名)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老人家已经反复胸痛3个多月,近2-3天症状逐渐加重,步行几米路即出现胸痛伴呼吸困难,到医院时心电图及肌钙蛋白的结果显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李丽教授团队经过充分药物治疗准备后,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三支病变,冠脉系统钙化严重,左主干开口重度狭窄超过90%,左主干末段与前降支、回旋支开口严重狭窄形成复杂分叉病变,前降支弥漫性长病变,近段起几乎完全闭塞,右冠开口严重狭窄,建议患者行冠脉搭桥术,但患者及家属拒绝。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血运重建指征强,患者多支严重病变,且钙化严重,属于高危PCI术。为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及手术成功,术前由医务科组织多科讨论,决定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支持下行冠脉动脉介入治疗。
建立VA-ECMO循环,支持介入手术圆满成功
11月25日上午,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手术团队再次与重症医学科主有峰主任的ECMO团队确认手术方案、操作细节与流程,制定应急预案。12:00ECMO以V-A转流模式顺利运转起来。
随后,冠脉介入手术团队迅速进行冠脉动脉PCI手术,凭借精湛的介入技术、熟练细致地操作,左主干及前降支恢复正常血流。术中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时调整ECMO辅助流量,为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在VA--ECMO下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于95%以上,血压约130/60mmHg,术后即刻撤除ECMO。
随着介入手术的顺利完成,李阿伯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稳定,他重新获得了健康生活。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我院心血管内科与重症医学科团队的专业实力和协作精神,也标志我院救治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水平和对患者手术安全保障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未来,医院还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和应用更多前沿医疗技术,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治疗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相关链接:关于ECMO和VA-ECMO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生命支持技术,它可以在心脏或肺部无法正常工作时,暂时替代它们的功能。ECMO通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一个体外的氧气交换装置(类似于人工肺),使血液得到充分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将血液泵回体内。这项技术可以为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临时的生命支持,使得他们的心脏和肺部有时间恢复,或者等待进一步的治疗,如心脏移植。
VA-ECMO(Veno-Arterial ECMO)是ECMO的一种类型,专门用于同时支持心脏和肺部功能。VA-ECMO连接的是静脉系统(通常是从右心房附近的下腔静脉)和动脉系统(通常是股动脉)。这种配置允许ECMO不仅能够像其他形式的ECMO一样进行气体交换(即给血供氧和排除二氧化碳),而且还能作为辅助循环装置,帮助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是说,VA-ECMO可以在心脏泵血功能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血液流动,确保重要器官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VA-ECMO常被用于心脏手术期间、严重的心肌病、心脏骤停后的复苏以及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等情况下。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