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
南宋 · 洪咨夔
蚱蜢髀多节,蜜蜂脾有香。
藓痕分螺砢,兰颖聚琳琅。
一、石斛的故事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自从成就了“千古一帝”的伟大帝业后,就开始沉迷于“长生不老”说。相传有一天,术士徐福告诉秦始皇自己梦见了一个地方有一座“不死山”,满山都是奇珍异草,在崖壁上生长一种不死草“紫楹仙姝”,人服用了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秦始皇听了十分动心,就颁旨令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乘坐楼船(古代一种外观类似楼的战船)去东海瀛洲寻找梦中所见的这种仙草。
相传“紫楹仙姝”就是后来备受历代帝王将相青睐的延年益寿珍品——铁皮石斛,“紫楹”即为“滋阴”之意。在历代皇室中,铁皮石斛、霍山石斛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贡品。乾隆皇帝就独爱用霍山石斛来炖汤、喝酒、泡茶,他坚信以此能延年益寿。他在八十大寿的寿宴上,用石斛炖汤宴请群臣及百岁以上老人,希冀共享长寿之福。而武则天则用铁皮石斛来养颜美容,保持青春美貌。文成公主远嫁吐鲁番时,唐太宗也私下赏赐了她铁皮枫斗,以滋养贵体。
二、石斛的品种与民间妙用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霍山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2010版《中国药典》开始将铁皮石斛单独列出。铁皮石斛鲜品皮色深绿,近似铁皮,质地坚实,嚼之脂膏肥厚而黏舌,且嚼后无渣,味厚微甘,被历代医家视为“滋阴圣品”,唐代《道藏》将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关于石斛的品种,全世界有1500多种,在中国,《中国植物志》记载74种,《中国石斛品种集要》记录91种,但是在市场上最受青睐的仍是铁皮石斛、霍山石斛和金钗石斛,三者功效各有侧重。霍山石斛主要适用于老人、虚人胃液不足者,重在补益;金钗石斛重在清胃;铁皮石斛则重在清热生津。霍山石斛嚼之微有浆,粘齿,味甘微咸,形小者为真品;金钗石斛则以形如钗股、色金黄、味苦者为佳[1]。
我国石斛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以云、桂、贵、粤、 琼、台等省区为分布中心,藏 、川 、鄂 、豫 、皖 、湘、闽、浙、陕、赣、渝、甘等省区也有分布。野生石斛在1989年出版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被列为濒危药材,对其采挖、经营、进出口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理。因此,市场上常见到的多为栽培品。
石斛属植物因其多附生于林中树干、岩石或山谷悬崖上,故其对水分的要求非常严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石斛茎叶生品青色,干会变黄,其根错综复杂,栽培于砂石里或用圆木等悬挂于屋檐下栽培,经常浇水,可存活多年,俗称“千年润”。
石斛茎外一层膜质的叶鞘及茎表皮外一层致密的角质层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湿和锁水功能。因此,石斛可长期保鲜而不干,民间常使用鲜石斛。但若保存不当,石斛又极易霉变,所以就需要石斛干用以便保存更久。
同时,又因石斛茎的特殊结构,很难自然阴干,聪明的古人就用晒干、锉、捣、炒、炙、焙、炕、煮、蒸等方法使其表皮破碎来加快干燥,其中一种加工商品为“枫斗”,即用石斛属一些细茎类型且富含黏性的石斛,经过烘焙等方式软化,除去叶鞘,卷曲成紧密或疏松团状、弹簧状等,如耳环石斛、铁皮枫斗等。
三、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石斛呈圆柱形的段,长短不等。铁皮枫斗呈螺旋状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段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或灰绿色,略呈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2]。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2]。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石斛化学成分含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菲类、联苄类、挥发油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尿酸、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抗肝损伤、促进胃液分泌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3]:
1、 胃阴虚证,热病伤津证
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生地黄、麦冬等品同用。治疗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 肾阴虚证
本品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鲜品可用15~30g。
四、明星茶饮方与食疗方
茶饮方:
1、 石斛玫瑰花茶
【材料】铁皮枫斗5g、玫瑰花10g、冰糖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石斛和玫瑰花放入壶中或杯中,倒入开水,盖上盖子焖泡5-10分钟。
【功效】滋阴清热、疏肝解郁、润肤养颜。
【适用人群】肝胃郁热、心烦易怒者及有美容需求者。
2、 石斛杞菊茶
【材料】霍山石斛6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怀菊花6g。
【做法】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5分钟。也可直接使用保温杯或焖烧壶,将材料和开水一同放入,焖泡一段时间后饮用。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适用人群】潮热盗汗、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者及更年期妇女肝肾阴虚型。
食疗方:
1、 石斛乌鸡汤
【材料】乌鸡半只,铁皮石斛10g,西洋参5g,红枣3颗,姜、料酒、盐适量。
【做法】乌鸡清洗干净,加入姜片和料酒,放入冷水中焯水3分钟,撇去浮沫。将洗净的石斛、西洋参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乌鸡,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煲40分钟左右,再根据个人口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胃生津、补气养血。
【适用人群】身体虚弱、气阴两亏、免疫力低下者。
2、 石斛鲫鱼汤
【材料】鲫鱼若干条,铁皮石斛10g,红枣3颗,蒜苗、生姜、盐适量。
【做法】炒锅烧热,放姜片入锅擦匀锅(防止鱼粘锅),炖锅在同时烧开水;放入鲫鱼两面稍煎,倒入炖锅内烧开的水中大火再烧开;炖锅内放入各种石斛等材料,大火烧开5分钟后转小火30分钟左右,至汤奶白即可关火。
【功效】健脾和胃、滋阴清热。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中老年“三高”者。
3、 石斛荷叶粥
【材料】铁皮石斛鲜条30g,新鲜荷叶1张,粳米、冰糖适量。
【做法】荷叶煎汤取汁;石斛洗净切段拍碎,与适量粳米一同放入荷叶汁水中,文火熬制,待粥煮至粘稠的时候放入冰糖,冰糖融化后即可使用。
【功效】清热、祛暑、养胃。
【适用人群】暑热伤津、口干咽燥、阴虚胃热者。
注意事项:
1、 石斛味苦甘、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 本品能敛邪、助湿,故温热病不宜早用及湿温尚未化燥伤津者忌服;
3、 阴盛阳虚体质不宜或应慎用石斛,如需食用应以枫斗为主,不宜食用鲜品;
4、 建议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