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就是很多单位集体体检的时候,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心电图报告上提示有窦性心律不齐时都很害怕,“医生,这是说代表我得了心脏病吗?需要治疗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窦性心律不齐”。
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
心脏就像一部“电动的永动机”,在电流的驱动下一刻不停地跳动。心律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规律和节奏,包括心跳的起源和间隔。
窦房结是心脏的“发动机”,规律发放电冲动使心脏有序地收缩和舒张。窦房结每发生1次电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正常的心律都是窦性心律,所以正常心电图的报告第一句写的就是“窦性心律”哦!
如果窦房结不规则发放电冲动,则会引起心脏跳动的节律紊乱,这就是窦性心律不齐。
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的主要原因
年龄的原因如少年儿童由于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会引起窦性心律不齐。随着身体发育健全,心律会逐渐稳定,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呼吸的影响在呼吸过程中窦房结的发电会产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窦房结发电快,呼气时窦房结发电慢,形成窦性心律不齐,屏住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如果体检时发现窦性心律不齐,不妨屏住呼吸,可能心律不齐就会消失或者变得不明显。药物的影响服用地高辛、吗啡等药物后,也会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病理性因素的影响心肌缺血、风心病、心包炎、心肌肥厚、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甲亢等都有可能使窦房结不规律地发放电,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其心率变化与呼吸周期无关。
窦性心律不齐的处理
单纯窦性心律不齐,没有伴随心慌、胸闷等症状,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只需定期监测心电图。
如果患者窦性心律不齐伴随着明显的心慌、胸闷、乏力、晕厥、心绞痛等症状,需要特别警惕是否合并其它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应及时到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检查,针对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