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两会记者会上“喊话减肥”,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体系。
减肥这场“攻坚战”
您是选择横冲直撞
还是科学排兵布阵?
许多人在减肥时,往往只顾着“甩肉”,却忽略了心脏的健康。事实上,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强度不适配的运动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极端节食则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加重血脂异常。那么,如何在减重的同时守护心脏健康呢?一起听听心血管内科专家的科学建议。
误区揭秘:这些减肥方法,正悄悄 “伤心”
误区一:运动越猛,减肥越快
剧烈运动易触发无氧代谢,主要消耗糖分而非脂肪,且可能因超负荷导致心肌缺血、关节损伤。肥胖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强度运动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猝死。
误区二:过度节食,就能瘦下来
极端节食导致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短期减重后反弹更易加重血脂异常和心脏负担。
科学减重:心肺功能测试+个性化运动处方
对于肥胖患者,心肺功能测试是评估运动安全的“火眼金睛”。
通过测试,能清楚地了解心肺功能状态,看看心脏和肺在运动时能承受多大的负荷。同时,还能筛查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帮助肥胖患者及早发现隐患。就像开车前要检查车辆性能一样,知道了自己身体的“性能”,运动起来才更安全!
心肺功能测试——给心脏“体检”
评估运动安全上限,避免超负荷运动
筛查潜在心血管疾病(如隐匿性心肌缺血)
测定“最佳燃脂强度”(最大脂肪氧化率)
明确了运动安全范围后,下一步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其中,最大脂肪氧化率(即身体燃脂效率最高的运动强度)是核心指标。每个人的“最佳燃脂强度”不同,通过测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强度(如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或游泳),比如,通过测试发现你的最大脂肪氧化率对应的运动强度是中等强度,那你就可以选择像快走、慢跑、游泳这样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坚持3 - 5次。这样,你就能在最佳状态下燃烧脂肪,达到事半功倍的减肥效果!
脂肪“听话燃烧”:助力肥胖患者健康减重15斤
在我院心脏康复中心,有许多肥胖患者通过科学方法重获健康,张大哥(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张大哥长期被肥胖问题困扰,体重严重超标,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他曾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包括极端节食和高强度运动,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还因运动后胸闷气短而被迫放弃。后来,他来到我院心脏康复中心,接受了全面的心肺功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他的心肺功能较弱,且存在隐匿性心肌缺血的风险。基于测试结果,我们为他制定了个性化运动处方,确定了适合他的“最佳燃脂强度”——中等强度的快走和游泳。同时,结合饮食指导和药物调整,张大哥开始了科学减肥之旅。
三个月后,他成功减重15斤,更令人欣喜的是,血压和血脂均回归正常范围。他感慨道:“早知道减肥这么科学,我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现在不仅瘦了,心脏也感觉轻松多了。”
在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的号召下,科学减重已成为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减肥不仅是甩掉脂肪,更是守护心脏健康的关键一步。通过心肺功能测试和个性化运动处方,我们不仅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燃脂方式,还能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血管风险,让减肥之路更安全、更高效。
如果你也在为肥胖困扰
不妨从一次心肺功能测试开始
让心脏和脂肪“和平共处”
收获健康与自信!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