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疾控中心发布了蚊虫防制提醒。2025年6月,北京高温多雨,蚊虫密度明显升高。要知道,蚊虫可不只是会叮咬人让人烦恼,它还可能传播登革热、疟疾等疾病,所以科学防制蚊虫十分必要。而蚊虫滋生和家庭积水有着直接的关系,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蚊子是怎么滋生的?家庭隐患大揭秘
蚊子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和蛹都必须依赖水体才能生存。北京常见的蚊子有淡色库蚊(大黄蚊)和白纹伊蚊(小黑蚊),它们的繁殖环境有所不同。淡色库蚊喜欢污水池、下水道等大中型水体,而白纹伊蚊则偏爱花盆托盘、积水容器等小型清洁水体。根据北京疾控的数据,淡色库蚊一般在日落前后出来叮咬人,白纹伊蚊则在白天比较活跃,尤其是下午4点 - 6点左右。 在家庭中,有很多隐蔽的积水点容易被忽视。比如水生植物容器,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就会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空调滴水盘里的积水,也可能成为蚊子的“摇篮”;还有未清理的花盆底托,哪怕只有一点点积水,也可能滋生出不少蚊子。而且,就算是封闭的环境,也可能因为内部的积水滋生蚊虫,或者通过门窗缝隙、人员外出将蚊虫带入室内。
家庭防蚊,你是不是陷入了这三大误区?
- 误区一:封闭房间不会有蚊子很多人觉得把房间封闭起来,就不会有蚊子了。其实不然,下水道里的死水、盆栽里的积水等内部水源,都可能成为蚊子的滋生地。即使房间是封闭的,这些隐蔽的积水也会让蚊子有可乘之机。
- 误区二:依赖杀虫剂而忽视治水有些家庭喜欢用杀虫剂来灭蚊,但却忽视了治水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表明,清除积水可以减少80%的蚊虫,而化学防制只占20%。所以,只靠杀虫剂是远远不够的,治水才是关键。
- 误区三:过度依赖“天然防蚊法”像用艾草、维生素B等天然方法防蚊,很多人觉得既安全又有效。但《中国媒介控制指南》指出,这些方法的效果有限,不能完全依靠它们来防蚊,还得结合科学治水才行。
不同类型蚊子怎么治?针对性策略来啦
- 淡色库蚊治理针对室外大中型水体滋生的淡色库蚊,需要社区和家庭共同合作。社区可以组织清理臭水沟,家庭也要积极配合,定期疏通下水道。还可以使用生物灭蚊幼剂,比如苏云金杆菌,来控制蚊子幼虫的生长。
- 白纹伊蚊治理对于家庭内部滋生的白纹伊蚊,要每3天换水并冲洗水生植物容器,阳台闲置的容器最好倒置存放,避免积水。在清理绿化带垃圾时,也要特别关注小型积水容器,像饮料瓶、食品盒等。
- 特殊场景处理如果家里养鱼,可以投放孔雀鱼,它能吃掉蚊幼,起到控制蚊虫的作用。插花爱好者可以改用沙养法替代水培,这样就不会有积水滋生蚊子了。空调排水管也要定期检查,防止积水。
家庭环境治理,照着这4步做就对啦
- 第一步:全面排查积水点仔细检查家里的卫生间地漏、洗衣机接水槽、冰箱排水管等地方,看看有没有积水。可以用一个表格记录下这些易积水区域,这样方便后续的清理和检查。
- 第二步:物理阻断措施给容器加盖,密封下水道缝隙,防止蚊子进入和滋生。推荐使用带孔纱窗和防蚊阀,这样既能保证通风,又能有效阻挡蚊子。
- 第三步:定时清理周期可以每周日设定为“治水日”,专门检查阳台、厨房、卫生间等地方的积水情况。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家庭积水清理检查清单”:区域检查内容阳台花盆底托、闲置容器、遮阳棚积水厨房水槽、洗碗池周边、净水器储水桶卫生间地漏、马桶水箱、沐浴露瓶积水
- 第四步:应急防制工具电蚊拍和电热蚊香液是常用的应急防蚊工具。使用电蚊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电热蚊香液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对于孕妇、婴幼儿家庭,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防制方法,比如使用蚊帐、电蚊拍等。
长期防蚊,社区联动很重要
单靠一个家庭的力量来防蚊是有局限性的,社区联动非常重要。社区里的公共积水点,像废弃轮胎、建筑工地积水等,需要大家一起清理。曾经有北京的一个社区,通过每月开展“无蚊日”活动,蚊虫密度下降了65%。所以,居民们要多关注疾控部门发布的蚊虫监测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制策略。
这些伪科学防蚊法,别再用啦!
- 谣言一:维生素B贴片可驱蚊2023年《柳叶刀》的研究证明,维生素B贴片驱蚊的效果并不理想。建议大家改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但要注意选择安全使用浓度的产品。
- 谣言二:蚊香有毒不能用其实正规的电热蚊香液,其挥发物质远低于安全阈值。不过使用时要保持通风,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最好慎用蚊香。
- 谣言三:大蒜/洋葱防蚊大蒜和洋葱的气味并不能阻止蚊子对热量和二氧化碳的追踪,防蚊效果有限。还是推荐使用纱窗和电蚊拍的组合来防蚊。 家庭防蚊的核心逻辑就是“治水断源 + 物理阻断 + 科学辅助”。大家要行动起来,建立“治水日”的习惯,通过一个个小行动,降低蚊虫威胁,保护家庭健康。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的防蚊活动,共同营造一个无蚊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