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热射病热搜背后!高温防护三不原则你知道吗?

作者:范致远
2025-07-10 09:20:01阅读时长4分钟1554字
热射病热搜背后!高温防护三不原则你知道吗?
急诊科中暑热射病高温防护冰镇饮料猛吹空调体温调节急救知识特殊人群防护策略补水方案降温方法避免误区健康防护科学应对

内容摘要

高温天气下中暑严重性不容忽视,科学防护迫在眉睫。避免冰镇饮料和猛吹空调等误区,掌握高效防护策略,关注特殊人群需求,提升耐热能力,守护健康。

近期,“热射病”“中暑”频频登上热搜。有人为了缓解炎热,喜欢在夏天喝冰镇饮料、猛吹空调,可这样真的能预防中暑吗?高温天气下,又有哪些事不宜做呢?前段时间,山东淄博一名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生检查发现,老人体温升高、意识不清,是中暑导致。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表示,这位接近60岁的男性,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头疼、头晕、出汗多、体温高和意识不清的症状,使用冰盐水降温后,患者体温才很快降到了38℃以下。无独有偶,河南郑州人民医院也接诊了一位热射病患者,就诊时患者体温达到40℃,生命体征不稳定,在重症监护室经过2天的治疗才脱离生命危险。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高温天气下中暑的严重性以及掌握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同时,公众对“冰镇饮料”“猛吹空调”等常见防暑方法存在认知偏差,科学防护迫在眉睫。

高温中暑的科学原理与误区澄清

现象与机制:高温为何会让身体“崩溃”?

人体拥有一套精妙的体温调节系统,在极端高温下,身体会通过出汗、血管扩张等方式来散热。然而,当外界温度过高,身体的散热机制就可能“失灵”。以热射病为例,当核心体温超过40℃,就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就像淄博和郑州的案例,患者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衡,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生命受到威胁。

误区1:冰镇饮料能快速降温?别天真了!

在淄博案例中,患者使用冰盐水静脉降温,这是一种专业的医学操作。但日常饮用冰饮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大汗后,颅内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饮用冰饮,血管遇冷收缩,可能引发“脑结冰”现象,导致头痛、血压波动。就像给热胀的气球突然降温,气球会收缩变形,颅内血管也是如此。

误区2:猛吹空调防中暑?适得其反!

很多人认为猛吹空调能预防中暑,其实不然。空调直吹会使体表血管骤缩,阻碍身体散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因为骤冷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潜在危害。想象一下,原本舒张的血管突然收缩,就像一条畅通的河流突然被堵住,很容易引发问题。

高效防护方案与特殊人群指南

基础防护策略:做好这些,轻松应对高温!

特殊人群适配:不同人群,不同呵护!

夏季肠道健康与误区警示

饮食误区与肠道保护:吃对了,肠道才健康!

三伏贴的适用边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中医专家王凤云指出,孕妇、2岁以下儿童、糖尿病患者不适合使用三伏贴。三伏贴中的药物成分可能会对这些人群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活血作用可能导致孕妇流产,皮肤愈合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损伤。

结语

高温防护要遵循“三不原则”:不贪凉、不误信偏方、不忽视特殊人群需求。科学防护要结合个体差异,通过渐进式行为调整,如逐步适应高温环境,提升耐热能力。让我们一起科学应对高温,守护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夏季这套手部养心操,真能护好我们的心脏吗?
夏季应季水果这么多,怎样吃才科学?
夏季想健康?科学饮用金银花茶享受健康益处!
西瓜、酸梅汤、冰粉……这些消暑食品真的健康吗?
高温防护遵循‘3+2黄金法则’,安全度夏就这么办!
夏季防蜱虫攻略请收好,让你远离健康危机!
夏季腹泻高发?教你科学预防与应对的秘诀!
夏季养生别贪凉!8个“以热制热”法学起来!
藿香正气水真的用对了吗?中暑防治攻略来了!
高温来袭,做好这些防护措施守护你和家人健康!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