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别乱用药啦!司美格鲁肽使用请遵正规流程!

作者:张熙
2025-07-14 09:55:01阅读时长2分钟968字
别乱用药啦!司美格鲁肽使用请遵正规流程!
内分泌科Ⅱ型糖尿病司美格鲁肽肥胖症医保基金药品滥用胃肠道反应急性胰腺炎正规流程处方药非法倒卖健康风险用药指南药物干预DASH饮食

内容摘要

司美格鲁肽是治疗Ⅱ型糖尿病及特定肥胖症的药物,需医生开具处方。滥用可能导致严重胃肠道反应和急性胰腺炎风险。公众应遵循正规流程用药,警惕非法药品。

近期,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一则典型案例引发关注。上海参保人牛某及其家人通过跨机构频繁购药、代买等方式,累计超量购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达2000余天用量。这种行为导致药品可能流入非法倒卖链条,上海医保部门已依法追回费用、暂停结算,并对相关机构进行处罚。此类行为不仅造成医保基金流失,更可能引发药品滥用和公众健康风险。

司美格鲁肽:医疗“双刃剑”,用错很危险!

司美格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及特定肥胖症患者,需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它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来发挥作用,对糖尿病血糖控制与体重管理有科学依据。然而,非糖尿病患者滥用危害极大,可能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还会增加急性胰腺炎风险。若擅自调整剂量,与糖尿病药物联用时更易导致低血糖。而且,未经医生指导用药可能掩盖真实健康问题,比如误将肥胖归因于代谢疾病。非正规渠道的药品也隐患重重,可能成分掺假、储存不当失效,甚至掺入利尿剂或激素类药物。2023年某地查获的“仿制司美格鲁肽”,就导致多例急性肾损伤。

超量购药:医疗资源错配与监管难题

牛某一家超量购药,动机可能是多方面的。他们可能过度依赖药物减重效果,误解医保报销政策,认为“多买多省”,甚至可能想倒卖牟利。部分患者因对疾病认知不足,把药品当成“万能保健品”。医保系统监管也存在难点,跨机构购药行为难识别,不同医院处方信息未完全联网共享,难以实时监控单人用药总量。国家医保局2024年报告指出,药品领域欺诈骗保案件中,超量开药占比达37%。在处方开具环节也有漏洞,部分医生对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缺乏动态评估,患者隐瞒用药史骗取处方。《处方管理办法》强调,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剂量,而非“按需开药”。

公众用药指南:正规流程与识别技巧

为保障公众健康,用药需遵循正规流程。首次使用司美格鲁肽,要经内分泌科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每3-6个月复诊评估疗效与副作用;只能通过医院或医保定点药店凭处方购买。识别非法药品也有技巧,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药品批准文号,核对包装防伪标识。要警惕社交平台“低价司美格鲁肽”或“代购服务”,非法药品常有无中文说明、价格远低于医保价等特征。对于肥胖或减重需求人群,优先通过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如采用DASH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强度运动。若需药物干预,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获批减重药物。

牛某案例警示我们,药品滥用既损害医保基金安全,又威胁生命。大家要树立“药品非商品”意识,严格遵医嘱用药,发现非法倒药行为可拨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举报,把健康决策权交给专业医疗机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8岁男孩夜间咳嗽呕吐究竟咋回事?家长必看!
雷暴哮喘危害大,公众需做好这些事降低发病风险!
情绪崩溃竟致程序员脑梗!情绪咋引爆中风?
守护孩子远离“毒”玩具,消费者监管部门都要行动!
喝鲜奶想安全,这些攻略要记牢!
‘蹿稀酸奶’爆火,喝多了到底有啥健康风险?
家庭防癌症,这几招科学用油建议请收好!
36岁女子便秘查出肠癌,便秘咋就成了肠癌导火索?
退休后这样做,有效预防植物神经紊乱!
多方合力!快让孩子远离仿烟棒棒糖危害!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