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非典型疼痛别忽视,三步行动应对心血管危机!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张熙2025-07-14 09:3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87字
非典型疼痛如腰痛背痛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及时就医和心电图检查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非典型症状的警觉,避免延误治疗。
非典型疼痛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腰痛背痛突发性疼痛急救中心心电图检查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健康素养医疗流程疼痛信号心脏缺血
出现非典型疼痛别忽视,三步行动应对心血管危机!

近期,一名中年男性因身体不适未及时就医,最终在座椅上不幸猝死,这一事件为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据医生分析,该患者可能是因心肌梗死引发腰部疼痛,却被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研究显示,约20%-30%的心梗患者会出现背痛、牙痛或上腹痛等非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误诊或延误治疗,凸显了公众对心血管疾病预警信号认知不足以及及时就医的紧迫性。就像60岁的李先生,因腰痛辗转多个科室,还拒绝心电图检查,最终因急性心梗猝死。

非典型疼痛: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

从数据来看,非典型心梗症状如腰痛、背痛十分常见,却极易被忽视。从病理机制来讲,当心脏缺血时,疼痛信号可能通过脊髓神经传递至其他部位,导致患者误判为肌肉拉伤或消化系统问题。与典型胸痛相比,非典型疼痛更具迷惑性,容易分散患者注意力,导致致命后果。

延误就医:认知与流程的双重阻碍

公众对“典型心梗症状”存在固有认知,认为只有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才是心梗表现,忽视非典型症状。患者可能因疼痛部位“不相关”而自行用药或拖延就医。在医疗流程方面,患者就诊时的沟通问题也会影响诊断。如李先生拒绝心电图检查,使医生无法快速确诊。急诊科分诊流程中也可能存在信息遗漏风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能诱发主动脉夹层,其突发剧烈胸背痛易被误认为普通疼痛,因此规律服药与监测尤为重要。

黄金时间:科学应对心血管危机

当出现突发性剧烈腰痛、背痛、牙痛,且伴随冷汗、恶心或呼吸急促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普通肌肉疼痛与心血管疼痛有明显差异,心血管疼痛往往持续不缓解,还伴有全身症状。一旦出现这些“非典型信号”,可采取“三步行动方案”:一是立即停止活动并静坐休息;二是联系急救中心而非自行就医;三是明确告知医生疼痛部位及伴随症状,主动要求心电图或血液检测。对于慢性病患者,日常要做好监测计划,如每日记录血压,准备好应急包,包含硝酸甘油、急救联系卡等。要知道,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2小时内,“时间即心肌”。

全民行动:构建心血管健康防线

当前健康科普对非典型症状宣传不足,医疗机构应通过短视频、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疼痛异常信号”识别技巧。急诊科可建立“非典型症状快速筛查流程”,对中老年患者突发非典型疼痛时默认进行心电图检查。中老年人也应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如血脂、冠状动脉CT检查,并保存个人健康档案,以便紧急情况快速调取。 这起悲剧警示我们,健康风险常隐藏在日常不适中。公众要打破对疾病症状的刻板认知,建立“异常疼痛即危险信号”的危机意识。医疗机构需优化流程、创新科普,减少误诊漏诊。个体与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注意!快把眼底检查加入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注意!快把眼底检查加入健康管理!
  • 建议公众对接家庭医生,科学开启体重管理之路!建议公众对接家庭医生,科学开启体重管理之路!
  • 国家体重管理政策将给民众生活带来哪些收益?国家体重管理政策将给民众生活带来哪些收益?
  • 一起开启体重管理征程,让健康体重相伴一生!一起开启体重管理征程,让健康体重相伴一生!
  • 体重管理政策落地,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将显著提升!体重管理政策落地,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将显著提升!
  • 牙痛可能是心梗前兆?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牙痛可能是心梗前兆?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
  • 快关注!几滴血测病新技术,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快关注!几滴血测病新技术,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 跑步和健步走哪个更降病风险?看完数据再决定!跑步和健步走哪个更降病风险?看完数据再决定!
  • 素食是福还是祸?科学规划才是关键!素食是福还是祸?科学规划才是关键!
  • 每周吃1 - 6个鸡蛋,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9%!每周吃1 - 6个鸡蛋,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9%!
  • 体重正常就健康?腰围超标才是健康“隐形炸弹”!体重正常就健康?腰围超标才是健康“隐形炸弹”!
  • 心梗来袭如何急救和预防?这些知识你得知道!心梗来袭如何急救和预防?这些知识你得知道!
  • 别等了!赶紧开启‘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别等了!赶紧开启‘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