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该研究聚焦51-75岁的中老年人群,借助单腿站立测试来评估平衡能力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发现:单腿站立不足10秒的参与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且平衡能力差与心血管健康隐患存在显著联系。这一研究成果为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监测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
平衡能力差,心血管健康亮红灯?
研究中的1702名参与者中,单腿站立≤10秒的人群死亡率明显升高,其中心血管相关死亡案例占比尤为突出。平衡能力衰退不仅会增加跌倒风险,还会导致运动功能下降,间接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从机制层面看,平衡能力与心血管系统存在神经-肌肉-循环协同作用——当血管弹性下降导致下肢供血不足时,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会受影响;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则会延缓神经信号传递速度,进而影响平衡调节。研究表明,平衡测试结果可作为评估动脉硬化或心肌缺血风险的辅助指标。
如何检测与改善平衡能力?
单腿站立测试操作简单:选择支撑腿后,在安全环境下(建议靠近稳固家具)进行睁眼/闭眼测试,用秒表准确计时。若测试结果不足10秒,可通过科学训练改善:短期内进行动态平衡训练(如单腿屈膝、闭眼站立),逐步延长单腿站立时间至每侧30秒;长期建议结合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提升心肺功能,配合下肢力量训练增强稳定性。需特别注意的是,测试中出现头晕、胸闷或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提示心血管急症,应立即就医。对于平衡能力持续衰退者,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动态心电图等专项检查。
平衡能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密码
平衡能力不仅是老年健康指标,对中青年而言,其异常变化可提示代谢综合征风险。研究表明,平衡能力衰退可能与全身器官功能退化存在关联。将单腿站立测试纳入家庭健康监测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体检相比,该方法成本低、易操作,既能实现早期风险筛查,又可辅助基层医疗机构优化心血管疾病分级管理。
这项研究为心血管健康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建议将平衡能力测试作为家庭健康自查项目。公众应正确理解测试结果的预警价值,通过科学锻炼结合医学监测实现早防早治。特别是中老年群体,更应将平衡能力维护纳入健康管理计划,从而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提升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