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是膝关节里一对C型的纤维软骨,左右膝盖各一个,主要帮关节缓冲压力、保持稳定。现在很多人久坐不动,肌肉力量变弱,加上运动时发力不对,半月板损伤的人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这种损伤常出现在跑步急停、深蹲搬重物这类动作里。
损伤分级决定干预方式
半月板损伤分为三级:一级是半月板内部有点轻微水肿,但结构没坏;二级是纤维软骨层有部分撕裂;三级是完全穿透的撕裂。临床观察发现,一级损伤靠保守治疗能完全好,二级损伤部分能恢复,三级就得手术了。这种分级能解释为什么不同损伤程度要选不同的处理方式。
物理治疗的应用规范
对于一级损伤或者术后康复的患者,正确用按摩器有好处:一是促进代谢,震动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把修复需要的营养物质送过去;二是缓解痉挛,能放松紧张的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和后侧(腘绳肌)肌肉,减轻关节压力;三是消除水肿,帮助淋巴液回流,减少炎症物质堆积。
用的时候要注意:频率选低档(不超过2000转/分钟),避开骨头突出的地方和关节缝,单次用不超过15分钟,如果皮肤变热了就马上停。
明确禁止使用的情况
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用按摩器可能会让损伤更严重:关节交锁(突然卡住伸不直)、膝盖明显肿胀有积液、伴随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里有游离体(就是“死骨片”)。临床有案例,一些三级损伤患者自己用高强度按摩器,结果半月板撕裂范围变大,最后只能手术。
系统康复方案
需要保守治疗的患者,建议用“RICE”原则:Rest(休息),别做导致损伤的运动;Ice(冰敷),每次敷15分钟,要注意别冻伤;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轻轻缠上加压;Elevation(抬高),把受伤的腿抬高,帮助血液和淋巴回流。
再配合等长收缩训练:绷紧大腿肌肉5秒,放松5秒,重复30次;6周后可以慢慢加平衡训练。研究建议加本体感觉训练,比如单脚站立,能减少复发的风险。
及时就医指征
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走路或者负重时疼得厉害、出现反复交锁现象、保守治疗2周没好转。影像学检查发现,及时治疗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得比拖延的好。
预防损伤的关键措施
- 运动前激活:做动态拉伸,比如高抬腿100次,激活大腿前侧肌肉;
- 力量训练:每周做3次靠墙静蹲,每次坚持30秒;
- 运动防护:戴护膝的时候要避开膝盖骨(髌骨);
- 体重管理:BMI超过24的人,损伤风险更高。
特别提醒:天冷的时候运动要多热身,低温会让肌肉变“硬”,这时候突然发力容易受伤。
总的来说,半月板损伤很常见,但只要早发现、早处理,配合正确的康复训练,大部分人能恢复得不错。平时注意预防,比如运动前热身、加强肌肉力量、控制体重,能大大降低损伤的风险。如果出现膝盖疼、卡住之类的情况,别硬扛,赶紧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