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它的储存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起来有没有效果。根据2023版《中国药典》四部的通用要求,中药材含水量需控制在合理范围,甘草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推荐保质期一般是24个月。要是放满三年,已经超过推荐储存期限了,里面的活性成分可能会有明显变化。
药效成分会慢慢“流失”
甘草的核心药效成分是甘草酸,在储存过程中会逐步降解。有实验数据显示:储存12个月时,甘草酸还能保留85%;18个月降到72%;24个月剩下60%;到36个月就只剩45%了。而且降解速度和环境温湿度关系很大,温度超过30℃会加速分解。
怎么判断甘草变没变质?
看外观:正常甘草的切面是均匀黄色,外皮棕黄色。如果出现墨绿色霉斑,或者表面有白霜一样的东西,可能是被黄曲霉污染了。
摸质地:好的甘草质地坚硬、容易折断;如果含水率超过13%,摸起来会明显变韧(没那么容易断)。
闻味道:正常甘草有特有的甜香味,要是甜香味减弱,反而有酸腐或霉味,说明已经氧化变质了。
家里存甘草的科学方法
- 做好密封:用玻璃容器加食品级脱氧剂组合,容器的透氧率要低于50cm³/(m²·24h)。
- 控制温湿度:建议储存温度≤25℃,相对湿度≤50%,可以用电子恒湿设备帮忙。
- 分开存放:和有挥发性的药材隔开,避免有效成分互相影响。
- 定期检查:每季度看看性状,重点注意断面的质地变化。
- 梅雨季防潮:可以用生石灰吸湿,用量按药材重量的30%来配。
这些储存错误别犯
- 阳光暴晒:紫外线会破坏甘草酸的结构,晒3小时就能让成分损失15%-18%。
- 用化学防虫剂:像磷化铝这类防虫剂,容易和甘草里的皂苷类成分发生反应。
- 用塑料包装:PVC材质透氧率太高,不适合长期保存。
特殊天气(台风暴雨)怎么应对?
台风暴雨季可以用“层叠式防护法”:储物箱底层铺5cm厚的生石灰,中层放竹编隔离层,上层放密封好的药材包。这个方法能让环境湿度维持在40%以下,有效防止发霉。
中药材的储存质量直接影响药效和用药安全,建议大家建立系统的家庭药柜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养护延长药材使用周期,保障用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