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总像火烧一样疼?手指活动时还发出“咔嗒”响?别忽视,这可能是腱鞘炎在报警!作为当代职场人的“高发小毛病”,腱鞘炎的防和治得讲科学、有方法。
疼得不对劲?先看这4个典型信号
腱鞘炎的“报警信号”很有特点,主要是这几点:
- 火烧样疼:手腕背侧总像有团火在烧,动的时候更疼,休息会儿能缓解;
- 疼得“窜”:疼痛会顺着前臂往上“窜”,有的人还会跟着心慌、手麻;
- 早上手指“僵”:每天起床手指硬邦邦的,得活动好几分钟甚至半小时才能舒展开;
- 动的时候“响”或“卡”:屈伸手指时有“弹响”,能摸到手腕或手指上有小硬疙瘩,严重的话手指会“卡住”动不了。
为啥职场人容易得?这3个新趋势得注意
跟以前干重活的人比,现在坐办公室的人得腱鞘炎,有几个“新原因”:
- 手机“作的”:总低头玩手机,拇指的肌腱老重复一个动作,特别容易发炎;
- 敲键盘太快:每秒敲超过2次,手腕的肌腱“累到极限”,炎症就来了;
- 姿势“连坐”:肩颈往前探得越厉害,腕管里的压力越大——每往前多探1厘米,压力就涨30%; 还有研究发现,总戴智能手表、手环这类可穿戴设备,可能改变腕部的用力方式,增加受伤风险。
防腱鞘炎,得建“三级防护墙”
第一步:把工位调成“护腕模式”
- 显示器调到跟眼睛平视的高度,别低头勾脖子,不然手腕会跟着“代偿”变累;
- 键盘摆成15°倾斜,手肘保持110°自然弯着的姿势,别架着胳膊敲键盘;
- 换个轨迹球鼠标,能减少手腕来回转的负担,比普通鼠标更护腕。
第二步:改改“伤腕”的小动作
- 拿东西时手指自然弯30°,别攥成“爪形手”(手指使劲蜷起来),这样腱鞘压力小;
- 挪文件、拿杯子的时候,用整只胳膊平移,别光扭手腕——扭一下的负担比平移大很多;
- 别用一侧肩膀夹着手机打电话!这个姿势会让腱鞘的负担翻3倍多,换成耳机或免提更安全。
第三步:疼的时候,物理治疗“救急”
- 刚疼(急性期):用毛巾裹着冰袋敷手腕/手指,每次15分钟,别直接贴皮肤,防止冻伤;
- 疼了很久(慢性期):可以用透骨草、艾叶之类能温通经络的中药煮水,用毛巾蘸着热敷,能缓解酸沉;
- 早上手指僵:接一盆50℃左右的温水,把双手泡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硬邦邦的感觉会好很多。
职场“微运动”:忙里偷闲护手腕
疼的时候,立刻做这3个动作
- 手腕悬空,慢慢前后左右摆动(20次一组);
- 空握拳再慢慢张开(10次一组);
- 拇指上下左右动一动(每个方向10次)。
定时“激活”:每25分钟动30秒
- 每工作25分钟,停下做30秒握力训练(攥紧拳头再松开);
- 用指尖轻轻按揉手心的“劳宫穴”(手掌心,握拳时中指尖对着的位置),能放松肌肉;
- 模仿弹钢琴的动作——手指轮流往上“弹”,激活手腕的相反肌肉,缓解疲劳。
专业康复:疼了很久?试试这招
如果疼了超过几周,可以做“被动牵拉”:
- 用另一只手慢慢把疼的手指往后扳,直到感觉到“拉伸感”(别太使劲);
- 保持15秒,再慢慢放回原位;
- 重复3组,能改善肌腱的滑动性,减少“卡”的感觉。
别踩坑!这3个误区得避开
很多人治腱鞘炎会犯错,一定要注意:
- 刚疼的时候别使劲按:急性期按摩会加重组织水肿,疼得更厉害;
- 膏药别乱贴:有些膏药含刺激性成分,可能掩盖骨折之类的严重问题,先找医生看再用;
- 保守治疗没用要及时换方法:如果敷药、休息6周还没好,可以试试体外冲击波这类物理治疗,别硬扛。
预防腱鞘炎其实没那么复杂,关键是“会歇着”:每敲60分钟键盘,就把手腕悬空放松30秒;每玩20分钟手机,做5次握拳再张开的动作。要是疼得一直不好——比如疼了几周还没缓解,或者手指卡着动不了,得赶紧去医院查,别拖到影响拿筷子、打字这些日常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