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骨折出血别慌张,分情况处理有讲究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14 17:59:14阅读时长3分钟1325字
骨折出血别慌张,分情况处理有讲究
骨科骨折骨折出血开放性骨折皮下出血可见性出血创伤处理止血技巧骨科急诊伤口包扎骨折类型清创手术

内容摘要

详解骨折合并出血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对应急救策略,重点解析开放性骨折处理误区与就医黄金时间窗,提供可操作性强的现场处置方案,帮助公众建立科学急救认知体系。

骨折出血的三大类型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外伤,几乎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出血。根据出血位置与损伤特点,主要分为皮下出血、开放性骨折出血和肉眼可见活动性出血三类,每种情况需针对性处理。

皮下出血:皮肤没破,靠“辅助”加速自愈

当骨折处皮肤完整,仅出现局部肿胀、淤青时,就是皮下出血——破损的血管被皮肤包裹,血液无法外流,但可能形成血肿。处理遵循“RICE”原则:

开放性骨折:与感染赛跑的“生死线”

如果骨折戳破皮肤,甚至可见骨头外露,就是开放性骨折——伤口直接接触外界,细菌极易入侵,属于高风险损伤。急救要抓3个重点:

  1. 立即止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棉质布料覆盖伤口,直接按压5-10分钟(别用纸巾,容易粘在伤口上);
  2. 避免污染:别让泥土、灰尘碰伤口,更不能用水冲(尤其是脏水);
  3. 固定患肢:用夹板、硬纸板或树枝固定受伤部位,防止骨折端移动戳伤血管神经。
    绝对禁止将外露的骨头塞回伤口——这会把外界细菌带入深层组织,大大增加骨髓炎风险。这类损伤必须在6小时内到医院清创,超过“黄金时间”,感染概率会翻倍。

肉眼可见出血:警惕血管损伤的“红色警报”

如果血液持续流出,往往提示血管受损,先区分动脉/静脉出血:

急救避坑:这些错误会“雪上加霜”

民间流传的“土方法”全是雷区:

要不要紧急送医?看这3个信号

出现以下情况,立刻打120:

  1. 伤口长度超过5厘米;
  2. 按压10分钟仍渗血;
  3. 骨折端明显畸形(比如腿弯成“Z”形);
  4. 肢体麻木、剧烈肿胀、皮肤发白/变紫(提示血管神经损伤)。
    运送时保持患肢低于心脏水平(比如腿骨折放低,避免血液流向伤口加重出血),别吃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除非医生允许)。

家庭急救箱:备对这些“救命工具”

建议家里常备:

总之,骨折出血的核心是“分类型应对、避坑、及时送医”。平时备好用具、学对方法,才能在意外发生时减少伤害,为治疗争取时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