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肩膀痛到睡不着?警惕肩袖损伤的隐性危害!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16 08:24:50阅读时长3分钟1317字
肩膀痛到睡不着?警惕肩袖损伤的隐性危害!
骨科康复医学科肩袖损伤肩关节疼痛康复训练保守治疗关节镜手术冈上肌损伤肩胛下肌小圆肌慢性劳损运动损伤

内容摘要

系统解析肩袖损伤的三大成因及分阶段康复策略,涵盖保守治疗与手术干预的全流程方案,提供循序渐进的居家训练指导,帮助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

肩袖是肩膀里的一组肌肉(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主要负责稳定肩关节。一旦受伤,会出现肩膀痛、活动受限的情况——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中约20%有不同程度的肩袖退行性改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部问题。

肩袖为啥会受伤?三大常见原因

  1. 急性外伤
    肩膀突然受外力冲击是常见诱因,比如摔倒时用手撑地,冲击力能达到体重的3倍,很容易扯到肩袖;职业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这类经常用肩的人,受伤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
  2. 长期重复用肩
    长期做同一组肩部动作,会慢慢积累肌腱的微小损伤。比如游泳运动员一年划水超10万次,羽毛球选手反手击球时肩膀要转160度,这些重复动作会让肌腱“过度劳累”,时间长了就可能拉伤或撕裂。
  3. 年龄大了“老化”
    45岁以后,肩袖组织会慢慢失去弹性,里面的胶原纤维也会变性(就像橡皮筋用久了变脆)。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约30%会有肩袖撕裂,这也是很多老人睡梦中突然肩膀痛的常见原因。

肩袖损伤怎么治?阶梯式方案看这里

急性期先“稳住”肩膀

刚受伤时要遵循“PRICE”原则——保护(别再碰伤肩膀)、休息(尽量少动)、冰敷(缓解肿痛)、加压(用绷带或护具裹紧)、抬高(把胳膊抬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冰敷时要垫毛巾,别直接贴皮肤,每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冻伤。

先试保守治疗,大部分人能缓解

药物止痛: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搭配外用消炎药膏,止痛效果能好40%左右;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别自己乱用药。
在家能做的康复训练

保守无效?考虑手术

如果保守治疗6个月没效果,或者出现肩膀越来越没力气、肌肉明显变瘦(比如三角肌变小),就得考虑手术了。现在常用第四代关节镜微创手术,只需要0.5厘米的小切口就能修复,加上新型生物材料,术后复发率不到12%,恢复也比较快。

术后康复别着急,分阶段来

警示信号!赶紧复诊:如果一直晚上肩膀痛、抬胳膊超不过90度(平举位置),或者三角肌(肩膀外侧肌肉)变瘦了,可能是问题加重,得赶紧去医院。

做好4点,预防肩袖再受伤

  1. 运动前热身:每次运动前做10分钟动态热身(比如手臂绕圈、扩胸),重点激活肩袖肌肉,别直接开始剧烈运动。
  2. 调整姿势:用手机、电脑时调整高度,保持平视,别低头或抬太高,减少肩膀负担。
  3. 练肩袖肌力:每周2次肩袖强化训练,比如YTWL字母操——做“Y”“T”“W”“L”这几个动作,每个保持5秒,简单有效。
  4. 保暖+补维D:换季时注意肩膀保暖,室内外温差超7℃时用加压护具;适当补维生素D(比如吃深海鱼、鸡蛋,或遵医嘱补剂),有助于肌腱修复。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部问题,但只要早发现、规范治疗,再加上科学的康复和预防,大部分人都能恢复正常生活。平时多注意肩膀的使用习惯,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毕竟,肩膀“稳”了,生活才更灵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