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低头刷手机、用电脑时,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的晕;或者猛地站起来,眼前发糊、身子晃悠站不稳。别先急着归因于贫血或血糖低——这种情况很可能和颈椎健康有关。现在大家几乎每天都在低头,颈椎长时间承受着不正常的压力,慢慢就会引发一些生理变化,进而导致头晕。
颈椎为什么会引发头晕? 我们的颈椎和大脑供血、平衡感密切相关。首先是椎动脉的问题:大脑供血有个重要通道叫椎动脉,它正好从颈椎骨头的小孔里穿过去。如果颈椎老化长了骨刺,或者姿势总不对,骨刺可能会压迫椎动脉,导致脑干和负责平衡的前庭系统供血不稳定。这种头晕有个明显特点——转脖子的时候会更晕,躺平了反而舒服点,因为体位变了,血管受压的情况也会减轻。 还有一种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老化可能刺激到交感神经的分支,让椎动脉不正常地收缩。这会减少前庭系统的供血,患者除了头晕,还可能心跳忽快忽慢、莫名出汗、耳朵嗡嗡响,这些都是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相当于身体的“调节开关”出了问题。 另外,神经根型颈椎病也会间接引发头晕:如果椎间盘突出压到了脊神经的分支,颈部的“位置感知”会出错,肌肉会本能地收缩保护自己。可这种紧绷反而会加重椎动脉的压迫,导致脑供血不足——就像腿长时间绷着会发麻一样,颈部肌肉绷久了也会影响血流,进而让平衡感出问题。
经常头晕该怎么检查? 如果头晕老不好,得做系统检查才能明确是不是颈椎的问题。医生会先做专科检查,比如压一压颈椎间隙、转一转脖子,看看会不会诱发头晕;然后结合影像学检查:X线能看有没有骨刺,CT血管造影能查椎动脉的走向有没有变,磁共振能看脊髓和神经有没有受压。这些检查合起来,才能拼成“颈椎问题”的完整图景。
颈椎引发的头晕怎么治? 治疗要循序渐进。先试试物理治疗,比如牵引、热疗,能调整颈椎的受力情况;再配合运动训练,专门练颈部深层的稳定肌肉——这些肌肉强了,能帮颈椎分担压力。如果需要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比如改善血液循环或调节神经的药,但千万不要自己乱买。研究发现,根据每个人颈椎的受力情况制定的个性化康复方案,能有效缓解大多数人的症状。
日常怎么预防颈椎性头晕? 关键是改掉伤颈椎的坏习惯。每工作45分钟,就站起来活动活动脖子,做几个缓慢的伸展动作;把手机、电脑屏幕调到和眼睛平视的高度,别总低头“埋”在屏幕里;枕头要选符合颈椎自然弯曲的,高度大概8-12厘米,太高或太低都会让颈椎“加班”。这些小调整看着简单,却能帮颈椎保持正常的受力平衡,从源头降低头晕的发作风险。
其实,很多颈椎问题引发的头晕,都是长期不良习惯“攒”出来的。只要早重视、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再配合医生的治疗,大部分情况都能缓解。如果头晕越来越频繁,或者伴随手脚麻、走路不稳,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早查清楚,才能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