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免疫系统异常分四型,科学管理防疾病!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04 11:02:34阅读时长3分钟1292字
免疫系统异常分四型,科学管理防疾病!
风湿免疫科免疫缺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肿瘤

内容摘要

免疫系统失衡导致的四大疾病类型,涵盖免疫缺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及免疫肿瘤的发病机制,结合临床研究数据解析各类疾病的特征,帮助公众建立科学认知框架。

免疫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现代医学把这些疾病主要分成四大类。每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表现都不一样,搞清楚这些差异,能帮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就是免疫系统功能整体变弱了,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是基因突变导致的,比如免疫球蛋白A(IgA)缺陷症患者,老容易反复得呼吸道感染;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者因为没有B细胞和T细胞,对病原体几乎没抵抗力,一点小感染都可能很危险。
后天得的免疫缺陷主要是外部因素引起的,最典型的就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另外,像糖尿病这类慢性病,或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也可能让免疫力下降,不过具体原因还在研究中。

免疫反应过度:变态反应性疾病

要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比如花粉、药物)反应过了头,就会引发过敏性疾病。根据反应机制,过敏分成四型:

有数据显示,全球大概30%-40%的人是过敏体质。现在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可能和环境变化、饮食结构改变,甚至太爱干净有关,但具体因果关系还没完全明确。

免疫认错“自己人”: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本来是保护身体的,可要是它认错了“自己人”,开始攻击自身组织,就会得自身免疫病。这类病分两种:一种是只攻击某个器官的“器官特异性”,比如1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胰腺里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另一种是影响多个器官的“系统性”,比如红斑狼疮会伤害皮肤、肾脏、关节等多个部位。
研究发现,女性得自身免疫病的概率比男性高很多,可能和性激素影响免疫系统有关。近年还有研究说,肠道菌群失衡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比如菌群的某些成分和自身组织很像,误导免疫系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现在已经明确的自身免疫病有80多种,但具体怎么发病还没完全搞清楚。

免疫细胞“疯长”:免疫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细胞要是不受控制地恶性增殖,就会导致淋巴瘤、白血病这类疾病,比如淋巴系统或骨髓里长出大量异常的免疫细胞。最近几年免疫疗法有了进展,比如CAR-T细胞治疗,是把患者自己的T细胞改造后,再输回体内攻击癌细胞,但这个疗法还在临床研究阶段,得严格评估风险和效果。

科学管理免疫失衡

针对免疫系统疾病,医生建议分层次管理:

  1. 基础预防:打疫苗、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
  2. 早期监测:定期查免疫功能指标(比如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早发现问题;
  3. 规范治疗:确诊后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重点控制病情进展。

日常生活中,也能通过一些习惯帮免疫系统“维稳”:

最后要提醒的是,免疫系统非常复杂,任何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都得靠专业医生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如果出现反复感染(比如老感冒、肺炎)、慢性炎症(比如长期关节痛、皮疹),或者奇怪的过敏反应,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全面评估,别自己瞎判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