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警惕!控制三高+改善睡眠可降卒中风险3倍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01 12:26:15阅读时长3分钟1454字
警惕!控制三高+改善睡眠可降卒中风险3倍
神经内科脑卒中三高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预防康复训练中医外治法三高管理神经功能

内容摘要

脑卒中防治策略,涵盖危险因素识别、急性期处置、神经功能重塑及三级预防体系,结合现代医学与中医外治法,为三高人群提供科学实用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致命杀手”,它的发生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以及睡眠呼吸暂停、情绪波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了解中风的风险因素、快速识别方法、康复要点和预防策略,能帮我们提前做好准备,降低它的危害。

哪些人容易被脑卒中“盯上”?

很多常见问题会悄悄增加中风风险: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超过140/90mmHg,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会被高压血流反复冲击而“受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血液会变稠、流动变慢;血脂异常的人,血管里容易长“斑块”——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会让脑血管要么堵(缺血性中风)要么破(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翻倍。
还有睡眠时老打呼噜、频繁暂停呼吸的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反复缺氧会损伤血管内皮,得中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3倍。
情绪波动也很危险:约40%的中风发生在情绪剧烈波动(比如暴怒、狂喜)后的2小时内。中医说的“气血逆乱”,其实和现代医学讲的“情绪激动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是一个道理,所以管好情绪能防中风。

突发中风,记住“时间就是大脑”

中风发作后,每耽误一分钟,就会有更多脑细胞死亡。如果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笑的时候一边嘴角下拉)、说话含糊不清(想说“喝水”却讲成“河睡”),一定要立刻送医:发病6小时内是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能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现在介入技术进步,机械取栓结合影像学检查,能把救治时间窗延长到24小时,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120”识别法:1看(看面部是否对称,皱眉头、微笑时两边有没有不一样)、2查(查两只胳膊能不能平举,是不是一只抬不起来或很快下垂)、0听(听说话是不是清晰,有没有大舌头或说不出话)。只要有一项异常,立刻打120,别等“再等等看”。

中风后康复,抓住“前3个月黄金期”

中风后的神经修复有“黄金期”——发病后的前3个月,这时做系统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恢复功能:

预防中风,分“三级”层层把关

预防中风要分“三级”,针对性保护脑血管:

吃对饭,帮血管“减负担”

饮食是预防中风的基础,选对吃法能帮血管“轻装”: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它是“可防可治”的。平时管好“三高”、保持情绪稳定,记住“120”识别法,发病时别耽误;康复期抓住黄金期,规范训练;预防分三级,吃对饭——从日常小事做起,就能远离中风威胁,守护脑血管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