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心痛常被当成坐姿不对或肌肉累着了,但其实30岁以上女性里,约三分之一有慢性背痛,其中一些可能和潜在疾病有关——这种疼痛说不定是胸椎结构异常、代谢紊乱或者内脏出问题的早期信号,得重视。
胸椎结构异常会压到神经
胸椎有12节椎体,负责支撑上半身和保护神经。要是胸椎小关节错位,可能压到肋间神经,引发像带状一样的放射性疼。这种疼常被错当成心脏神经症,典型表现是胸背一直隐隐作痛,还会胸闷、气短,跟心脏病症状很像。影像学检查发现,约40%的胸椎间盘突出患者曾被误诊为心血管病。
骨代谢乱了也会疼
雌激素能维持骨密度,它的浓度每降1%,骨钙流失速度就会快1.5%。这种正常的骨量减少在更年期女性里更明显,稍微碰一下可能就会让椎体压缩骨折。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高强度运动又月经紊乱的年轻女性,也可能因为骨代谢异常背痛。研究证实,维生素D不足会让钙吸收下降38%,变成隐性缺钙。
泌尿系统疾病会“牵”着背疼
肾结石疼大多在背部肋脊角(后腰两侧靠近肋骨的地方),但约30%的人会疼到剑突下(胸口下方)或肩胛区(肩膀后面)。还会跟着恶心、呕吐、尿血,容易和肠胃病搞混。临床观察发现,四分之一的肾结石患者一开始以为是姿势问题,耽误了治疗。疼的时候肾区敲一下会更疼,换姿势也会加重。
这些疼痛信号要警惕
以下五类疼痛情况提示可能有器质性病变:
- 早上起床疼得厉害,活动后反而轻了;
- 疼的时候腿发麻或者肌肉跳;
- 半年内体重掉了超过5公斤;
- 晚上疼得睡不着的情况超过30%;
- 疼的地方皮肤感觉不一样或者温度变了。
怎么查怎么干预
建议用三步法初步筛查:
- 记疼痛日记——连续写清楚疼的时间、有多疼、什么情况诱发的、怎么能缓解;
- 基础检查——查骨密度、泌尿系统超声和胸椎X线;
- 进阶诊断——根据初步结果选神经根阻滞试验或者放射性核素扫描。
预防要因人而异,补钙前最好查一下维生素D水平。如果疼了超过2周还没好,建议做全面检查。研究显示,85%的器质性病变患者早期干预能避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