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患者常说像是突然被闪电劈了一样的剧痛,这种被称为“头面疼痛的报警器”的毛病,能严重影响日常吃饭、说话甚至洗脸。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的穴位按压法能帮着辅助缓解疼痛——研究显示,按对特定穴位可能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
风池穴:后脑勺的“镇痛开关”
这个穴在你后脑勺枕骨下方的两侧凹陷处,从现代解剖来看,这里有枕大神经的分支经过。按的时候可以用“渐进加压法”:先轻轻按10秒试试,慢慢加力直到有酸胀感,保持20秒,最后10秒慢慢减力,重复3-5次。注意按的时候颈椎要保持自然弯度,别仰得太狠,不然容易弄疼关节。
合谷穴:公认的“止痛黄金穴”
它在你手背虎口处,第一、二根掌骨之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研究发现,刺激这个穴可能激活身体自己的镇痛系统。按的时候建议用“垂直点按法”:用对侧手的食指关节尖垂直往下按,每按15秒放松5秒,配合深呼吸效果更好。要提醒的是,孕妇尽量别按这个穴,可能引发宫缩,得谨慎。
内关+外关:一对“双通道镇痛组合”
这两个穴隔着大约一寸(手腕内侧是内关,外侧是外关),分别属于心包经和三焦经——内关能缓解胸腹部不适,外关主要管头面部疼痛。按的时候可以用“对称掐揉法”:用拇指尖和中指尖分别抵住内外两侧,往手心方向对着用力揉,揉的时候可能会有麻酥酥的感觉。不少临床观察发现,这对穴一起按,对血管性头痛的缓解效果挺明显。
太阳穴:民间常用的“止痛小能手”
虽然它不算中医十四经里的正经穴位,但局部镇痛的效果大家都认可。按的时候用“旋转按摩法”:用无名指指腹顺时针慢慢打圈,每分钟转60到80圈就行。要是想配精油用,得避开眼周皮肤,别弄到眼睛里,不然会刺激角膜。
要记着,穴位按压只是辅助缓解的方法,不能代替正规治疗。如果疼得一直不停,或者脸麻、脸木这些感觉异常,得赶紧去做CT、核磁之类的检查,排除肿瘤、血管压迫这些器质性问题。日常还要注意补点营养——研究显示,缺维生素B族可能会让神经痛更容易复发,所以可以多吃点粗粮、瘦肉、绿叶菜这类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要是突然疼起来,可以试试“阶梯式办法”:先按5分钟穴位→用冷毛巾敷疼的那侧脸10分钟→喝杯温温的姜枣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如果1小时内还没缓解,得立刻去医院,让医生看看要不要调治疗方案。建议患者随身记个“疼痛日记”,写清楚发作时间、疼了多久、用什么方法缓解的,这对管病情特别有用。
总的来说,穴位按压是帮着减轻三叉神经痛的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跟着医生规范治疗。平时多留意疼痛的规律,有异常赶紧找医生,才能把疼痛控制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