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高温下户外工作者必看:科学防晒补水三招降暑险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05 11:25:30阅读时长2分钟970字
高温下户外工作者必看:科学防晒补水三招降暑险
急诊科中暑中暑预防急救措施电解质平衡

内容摘要

高温作业人群必知的中暑预防策略、科学急救方法及电解质补给技巧,结合最新医学研究解析传统防暑误区,提供户外工作者实用防护方案

三伏天的户外工作者就像“行走的烤箱”,稍微动一动就浑身发烫,甚至有中暑风险。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中暑去急诊的人超过50万,其中35%是户外作业的职业人群。怎么才能在高温里保护好自己?其实现代医学早有“防暑生存指南”。

科学防晒三件套

物理防护永远是防晒降温的第一道关。浅色系服装能反射约40%的紫外线,比深色衣服凉快不少;宽檐遮阳帽能明显降低面部温度,再配一副防紫外线墨镜,还能预防光性角膜炎;随身携带个喷雾小风扇,通过水分蒸发能让体表温度降2-3℃。要注意,防晒霜得每2小时补涂一次,选SPF50+的,能挡住98%的UVB射线。

补水策略大升级

以前说“多喝凉白开”,但对高强度户外作业的人来说不够——如果每小时出汗超过1升,只喝白开水会导致电解质失衡,甚至引发肌肉痉挛。建议用“运动饮料+含钾水果”的组合:每小时喝500ml含钠量50-80mmol/L的电解质饮料,再吃根香蕉或橙子补补钾。户外工作者每天盐分要吃够6-8g,觉得出汗多可以随身带点盐丸补充。

中暑急救黄金15分钟

如果看到同伴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的情况,赶紧按这五步做:

  1. 先把人移到空调房或树荫下,解开衣服好散热;
  2. 用湿毛巾敷在颈部、腋下这些大血管位置,快速降温;
  3. 要是意识清醒,就给喝200ml含电解质的饮料,同时继续物理降温;
  4. 测测核心体温,要是超过39℃,赶紧用冷水浸浴;
  5. 一旦抽搐、昏迷,马上打急救电话。

电解质补给新认知

有研究发现,中暑后喝电解质饮料比光输生理盐水管用。建议选含钠40-60mmol/L、含钾20-30mmol/L的运动饮料,它的吸收速度比白开水快2.3倍。特别要注意,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会加重脱水,高温天绝对不能喝。

特殊人群防护指南

高血压患者要多留意血压变化,户外作业时最好随身带个动态血压计;糖尿病患者因为末梢循环差,更容易出现热应激反应,建议把工作时间调到清晨或傍晚;心脑血管病患者得有“高温预警机制”,环境温度超过32℃就赶紧轮休。

防暑误区大辟谣

  1. 藿香正气水不是“中暑万能药”——它含40%的酒精,高温天喝可能越喝越脱水,只有胃肠型中暑时遵医嘱用才合适;
  2. 冰饮料别乱喝——10℃以下的饮料会刺激肠胃痉挛,最好喝15-20℃的;
  3. 空调房不是“绝对安全”——长期待在26℃以下的环境,体温调节能力会变差,每天得做点热适应训练。

户外工作者可以建个“高温作业健康小本本”,记一记每天的工作强度、喝了多少水、体温有没有变化。用人单位最好配个热指数监测仪,综合温度超过31℃就自动提醒做防护。说到底,预防中暑的关键是“科学懂方法+认真去执行”——高温天里,靠专业防护比硬扛管用多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