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说的“上火”,其实是身体代谢紊乱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表现有口腔溃疡、咽喉不适、排便异常等。有研究发现,科学吃对水果能辅助调节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下面就说说6种有抗炎作用的水果,以及怎么吃更合理。
柚子:富含抗炎黄酮的“宝藏果”
柚子里有柚皮苷这类黄酮成分,研究发现它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建议每天吃100克左右的果肉,吃的时候要和药物间隔2小时以上。挑的时候摸摸果实底部,硬度适中的更新鲜。
草莓:高活性花青素的“小能手”
每100克草莓含60毫克维生素C,是柠檬的2倍。研究发现草莓里的花青素能提高唾液里溶菌酶的活性。建议用淡盐水泡一下再吃,搭配低脂乳制品更好,既能中和胃酸,还能让营养成分在体内停留更久。
西瓜:补水又好吸收的“天然饮品”
西瓜含水量高达93%,还含有瓜氨酸,研究发现它可能帮助促进体内的尿素循环。建议连籽一起吃,能补充镁元素;冷藏的话别超过2小时。吃之前用清水把表皮冲干净,避免污染果肉。
香蕉:缓慢释放钾的“贴心水果”
每根香蕉含422毫克钾,有助于维持体内钠钾平衡。香蕉里的果胶,研究证实能调节肠道里的微生物平衡。建议选表皮带褐点的成熟香蕉,过熟的可能会让血糖波动。和坚果一起吃,能帮助身体生成短链脂肪酸。
柠檬:有机酸的“黄金组合”
柠檬含有柠檬酸和橙皮苷的黄金组合,研究显示它可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建议用60℃左右的温水冲泡,这样能保留85%的维生素C活性。注意别空腹喝,不然会刺激胃壁。自己做柠檬饮品时,蜂蜜要等水温降到40℃以下再加。
火龙果:益生元的“好伙伴”
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和低聚糖,研究证实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建议和发酵乳制品一起吃,能增强益生元的效果。吃了之后可能会尿色变深,这是正常的代谢反应,不用担心。搭配奇亚籽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但要控制总量。
需要提醒的是,吃水果要遵循膳食平衡的原则。营养学建议每天吃200-350克,最好选2-3种搭配着吃。平时作息不规律的人,晚上可以把火龙果和猕猴桃一起吃,火龙果帮着调节肠道,猕猴桃里的γ-氨基丁酸可能辅助睡眠,两者一起吃效果更好。如果出现持续发烧或者严重的黏膜损伤(比如口腔溃疡特别严重),要及时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