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早上起来僵硬、疼,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问题,背后可能和几种常见疾病有关。想要缓解这种情况,先得搞清楚原因,学会自查,再用科学的方法干预。下面从病因分析、自查方法、科学干预三个维度讲清楚。
一、为什么会手指晨僵疼?常见的3种原因
- 腱鞘炎
- 为什么会这样:长期用手过度(比如经常打字、握工具),肌腱外面的腱鞘反复摩擦、发炎、增生,就会卡住肌腱。
- 最常见的情况:通常是单个手指根部疼,动的时候有“咔嗒”的弹响,越动越疼,休息会儿能好点,有的还会出现“扳机指”——手指像扣扳机一样,得掰一下才能伸直或弯曲。
-
类风湿关节炎
- 为什么会这样:身体免疫系统出错,攻击了关节里的滑膜组织,引发炎症,慢慢破坏关节。
- 最常见的情况:早上起来双手对称的关节(比如食指、中指的近端关节)僵,得超过1小时才能缓过来,关节又红又肿又热,动了之后反而更疼,拖久了关节会变形(比如手指变“梭形”)。
-
骨关节炎
- 为什么会这样:随着年龄增长,手指关节的软骨慢慢磨损、退化,关节边上容易长骨刺。
- 最常见的情况:一般是手指尖的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僵,不到30分钟就能好,动一动更舒服,拍X光能看到关节边上长了骨刺。
二、自己怎么判断?3个简单方法
-
记时间
早上起来记一下,手指从僵硬到能正常动需要多久;每天写症状日记,记这种情况持续了多少天(比如是偶尔出现,还是连续几周都有)。 - 看对称
对比双手相同的关节(比如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是不是都有僵硬、疼的情况;有没有全身其他关节(比如手腕、膝盖)也跟着疼。 - 动一动测试
慢慢弯手指、伸直,看看能不能完全活动开;动的时候有没有骨头摩擦的声音(比如“沙沙”声),或者卡壳、掰一下才能动的情况。
三、不同阶段怎么处理?分步骤来
(一)急性期(红肿疼得厉害时)
- 物理缓解
用冰袋或者凉毛巾敷疼的地方,每次15分钟,一天3-4次,能缓解红肿热疼;可以用护具(比如指套)把手指固定住,少动它,减少刺激。 - 药物辅助
遵医嘱短期用消炎止痛药,或者局部涂消炎镇痛的药膏(别自己乱买,要听医生的)。
(二)康复期(不那么疼了,要练功能)
- 热疗+运动
用40℃左右的温水泡手10-15分钟(温度别太高,避免烫伤),之后慢慢做手指伸展、弯曲的动作;练握力,比如捏软球,每天做3组,每组10次,慢慢增加力度。 - 找专业帮忙
找康复医生帮着做关节松动术(慢慢活动关节,缓解僵硬);有的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做局部治疗,得去医院或专业康复机构做。
四、长期怎么预防?改掉3个坏习惯
- 工作时别“僵”着
每工作1小时,停下来做5分钟手指伸展操(比如双手交叉拉手指、握拳再松开);把办公桌调到手肘能自然弯着的高度(大概90度),别让手抬太高或压太低。 - 吃对食物
多吃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每周吃3次深海鱼(三文鱼、鳕鱼);红肉(猪肉、牛肉)别吃太多,每周不超过2次。 - 用对工具
选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鼠标(比如曲线键盘、垂直鼠标),减少手指发力;手机、电脑用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别总低着头、弯着手看屏幕。
五、什么时候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别拖着,赶紧找医生:
- 原来晨僵一会儿就好,现在突然延长了一半以上时间(比如原来10分钟,现在超过15分钟);
- 除了手指疼,还发烧、起皮疹、乏力;
- 关节肿得更厉害,或者看起来变形了(比如手指变歪、关节鼓包)。
有研究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规范治疗后,5年里能缓解的占68%(《风湿病学杂志》2022年的研究);腱鞘炎用联合治疗的话,复发风险能降40%(《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2023年的研究)。其实手指晨僵疼不是小问题,早发现、早搞清楚原因,再规范治疗,才能避免越拖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