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分不清胃肠型感冒和普通感冒,其实两者本质不同。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而胃肠型感冒其实叫“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这些病毒会攻击消化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据研究,5岁以下孩子得胃肠型感冒的,有63%都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呕吐、拉水样便、肚子痛胀,大概一半孩子还会有低烧或者中度发烧。小婴儿感染后特别容易脱水,比如尿越拉越少、眼窝陷进去、皮肤摸起来没弹性。
病程多久好,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
- 病毒种类 诺如病毒感染来得特别快,但好得也快,1-3天就能好;轮状病毒感染会持续5-7天,还更容易让体内电解质乱掉。
- 补水够不够及时 有数据说,发病初期每小时喝100ml电解质水,能让病程缩短28%。要少量多次喝,别一下子喝太多诱发呕吐。
- 免疫状态 孩子、老人还有免疫力差的人,恢复时间会更长。肠道里的菌群平衡对恢复速度很重要,适当补点益生菌,能让症状缓解的时间提前12-24小时。
如果宝宝拉的大便像鼻涕样有黏液,要重点考虑三种情况:
- 病毒性胃肠炎正在发作的时候 轮状病毒感染有“三多”特点——水样便次数多、呕吐次数多、黏液便多,黏液其实是肠道黏膜受损掉下来的东西。
- 继发乳糖不耐受 感染会让肠黏膜受损,暂时没有乳糖酶,没消化的乳糖在肠道里发酵,就会产生气体和黏液。这时候如果还喂普通奶粉,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换成无乳糖配方奶粉喝2-4周。
- 过敏性肠炎的早期信号 如果反复拉黏液便,还伴随皮肤长湿疹、哭闹不停,要警惕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研究说,现在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年发病率已经到了7.2%,最好去做个过敏原筛查。
家庭护理要记住四个原则:
- 调整饮食 急性期别吃油腻、纤维多的食物,推荐吃BRAT饮食——也就是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等症状缓解了,再慢慢加容易消化的蛋白质,比如蛋清、鱼肉。
- 做好消毒 诺如病毒能在物体表面活2周,建议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家具表面。孩子的餐具要单独泡着消毒。
- 监测症状 可以做“三看三记”——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小婴儿的前囟门有没有陷进去、四肢温度;记录排便的次数和量、呕吐的次数、体温变化。
- 知道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如果出现6小时都没尿、高烧39℃以上一直不退、拉血便、意识模糊这些情况,要立刻去医院;小婴儿如果哭的时候没眼泪、囟门陷进去、皮肤皱折恢复原样需要超过2秒,说明脱水很明显,也要赶紧去医院。
预防要做好三件事:
- 打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已经纳入我国的免疫规划了,建议从2月龄开始打,完成3针基础免疫。
- 注意手卫生 要规范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尤其是处理完孩子的排泄物之后。研究说,规范洗手能让感染风险降低58%。
- 做好隔离 患者的餐具要专用,处理呕吐物的时候要戴手套和口罩。生病的时候别去幼儿园这类集体场所,症状消失后还要再隔离72小时。
胃肠型感冒(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和普通感冒的呼吸道症状有本质区别。家长平时要注意区分症状,尤其是孩子出现呕吐、腹泻时,要警惕脱水的情况,做好饮食管理、环境消毒和症状监测。预防方面,打疫苗、勤洗手、做好隔离都很重要,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出现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