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低热别慌!3招识别感冒or新冠症状关键差异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03 13:06:31阅读时长2分钟987字
低热别慌!3招识别感冒or新冠症状关键差异
呼吸内科感染科全科医学科新型冠状病毒发热感冒症状鉴别发热标准居家防护病毒传播

内容摘要

新冠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诊断要点,更新发热医学定义标准,阐明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核心差异,提供居家症状监测实用方案,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呼吸道疾病认知体系。

现代医学对发热的界定是:口腔温度≥37.3℃或腋下温度≥37.5℃就算低热。人体正常体温有昼夜节律,早上最低、下午最高,差值在1-2℃都是正常的。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先做物理降温。还有些病毒感染者会出现“无症状发热”——体温异常,但自己没觉得不舒服。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是逐步发展的,而要区分普通感冒、新冠甚至肺炎,还要看症状组合、发热特点和病程,同时做好居家监测和预防。

病毒感染的渐进式症状发展

病毒侵袭人体后,症状会一步步出现:初期多是干呛咳,伴随肌肉酸痛;约48小时后可能出现味觉或嗅觉异常;到病程第5天左右,半数患者会有持续性胸闷。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感染者中胃肠道症状更常见,比如突然呕吐或腹泻。临床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咽喉部症状比原始毒株更多。

普通感冒与新冠的鉴别要点

要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冠感染,重点看三个方面:

  1. 症状组合: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为主,伴随轻度头痛;新冠更常见持续干咳加全身乏力的组合。
  2. 发热特点:普通病毒性感冒多是间歇热(一天内体温波动≥2℃);新冠发热呈“阶梯式上升”,每天体温增幅约0.5-1℃。
  3. 病程发展:普通感冒症状3天内达高峰后逐渐缓解;新冠症状会进行性加重,第5-7天易出现呼吸困难等警示信号。

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差异与治疗

感染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取决于病原体类型:

居家症状监测四步法

居家监测症状可以按以下四步做:

  1. 症状记录:每天固定时间测3次体温,记录症状出现的顺序和强度变化。
  2. 接触追踪:回顾14天内的活动轨迹,标记去过的密闭空间和接触过的人群。
  3. 抗原检测:出现症状24小时后用鼻咽拭子自检,建议连续3天每日检测。
  4. 远程问诊:通过正规医疗机构的线上平台上传症状视频,获取医生的专业评估。

呼吸道疾病的双层防护体系

预防呼吸道疾病要建立“双层防护”:

总的来说,面对呼吸道感染相关问题,先了解发热等基础信号,再通过症状组合、发热特点和病程区分不同情况,做好居家监测,同时坚持物理防护和免疫调节,就能更科学地应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