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糖异常是宝宝出生前后常见的代谢问题,很多时候没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据临床数据,极低出生体重儿(比如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出生72小时内血糖异常的风险是足月儿的3-5倍;妈妈有糖尿病的宝宝,出现低血糖的概率能达到25%-40%。如果没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
为什么会出现新生儿高血糖?
新生儿高血糖主要和三个原因有关:
- 胰岛素不够:早产儿的胰岛细胞还没发育好,胰岛素分泌慢,活性只有成年人的30%-50%,尤其是极低体重儿,这种情况更明显。
- 应激反应:如果宝宝出生时窒息、感染,身体会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让身体里的糖变多,导致血糖升高。
- 医疗操作影响:比如出生时复苏用的高渗葡萄糖、肾上腺素等药物,或者输液时葡萄糖滴得太快(超过6-8mg/(kg·min)),都可能暂时打乱糖代谢。
什么是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
这种糖尿病是新生儿糖尿病里最常见的,占70%-80%,90%的宝宝在出生6周内会自己好。主要表现是持续高血糖(超过14mmol/L),尿里有糖;要和永久性糖尿病区分开,后者尿里会有酮体。30%左右和遗传有关,多发生在体重低于胎龄的宝宝身上。
低血糖对宝宝神经的伤害有多隐蔽?
低血糖的伤害悄悄藏在“没症状”里:
- 约40%的宝宝刚开始没明显表现,容易漏诊;
- 脑组织缺糖超过6小时,可能会让海马区的神经细胞死亡(海马区管记忆);
- 出现症状时,可能会有肌肉张力异常(比如身体太松或太硬)、呼吸节奏乱、睡不醒或太闹等情况;
- 反复低血糖会影响以后的认知能力,比如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
准妈妈怎么做能预防?
如果准妈妈有妊娠期糖尿病,重点要管好血糖:
- 空腹血糖保持在3.3-5.6mmol/L;
- 餐后1小时血糖别超过7.8mmol/L;
- 每周做2次胎儿超声,监测宝宝情况;
- 分娩前4小时别输含糖的液体;
- 生孩子过程中血糖保持在4.4-7.0mmol/L。
宝宝出生后怎么管?
宝宝出生后,要按风险分级照顾:
高危儿(比如早产儿、妈妈有糖尿病的宝宝)怎么监测?
- 出生30分钟内就和妈妈皮肤贴皮肤,促进妈妈产奶;
- 第一次喂奶量按5-10ml/kg来(比如5斤的宝宝,第一次喂12.5-25ml);
- 每2小时测一次微量血糖,直到稳定;
- 如果人工喂养,优先选早产儿专用的配方粉。
极低体重儿怎么喂?
- 出生24小时内,用微量葡萄糖液滴口腔,每小时2ml/kg;
- 每天增加的奶量别超过1ml/kg;
- 让宝宝吸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促进肠胃发育;
- 定期查胃里有没有没消化的奶,避免吃太多不消化。
宝宝有这些情况,赶紧测血糖!
- 一直睡,碰他也没反应;
- 突然不会吸奶了;
- 手脚不自主地抖;
- 经常突然不呼吸;
- 尿特别多,一小时超过1次。
发现这些情况别慌,马上找医生,千万别自己喂糖水!研究发现,没医生指导乱补糖,反而会让代谢更乱。
新生儿血糖管理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一起配合,通过产前查血糖、产后监测、科学喂养这三级预防,能大大减少并发症。家长要学会认异常信号,多和医生沟通,一起守护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