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胸痛就担心是心脏病,但临床数据显示,约35%的胸痛其实不是器官本身出了问题(比如心脏、肺部的结构病变)。这种胸痛通常是胀胀的、像烧着一样,或者隐隐作痛,疼的位置不固定,而且跟生气、吃不好、睡不够关系很大。中医认为,爱生气、吃不对、过度劳累或太闲,都会让体内的“气”跑不顺,从而引起胸口、肋骨附近的不舒服。
三类容易胸痛的人,看看你是哪类?
总叹气、胸口堵——肝郁气滞型
长期压力大的职场人最常见,比如总觉得胸口像被堵住,忍不住叹气,肋骨旁边胀胀的。这其实跟自主神经紊乱有关,能通过调理肝经改善。每天早上顺时针轻揉膻中穴(两乳头中间)3分钟,再配合八段锦里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
嘴里苦、胸骨烧——肝火旺盛型
吃多油、多盐的人容易有这种情况,比如胸骨那里像烧着疼,嘴里发苦、喉咙干,眼睛发红胀痛。吃太多油盐会让交感神经更兴奋,建议吃饭按3:2:5搭配——优质蛋白(比如鱼、鸡蛋)占3成,复合碳水(比如红薯、糙米)占2成,膳食纤维(比如蔬菜、水果)占5成。平时可以吃清蒸苦瓜配鸡蛋羹,每周2-3次。
熬夜后胸口烧、睡觉出汗——阴虚内热型
长期熬夜的人容易得,比如胸口像有团火在烧,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出汗,人慢慢变瘦。可以用电子体温计测基础体温,早上刚醒没动的时候,体温常超过36.5℃。试试“子午流注”作息——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小睡15分钟,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平时可以喝冰糖雪梨银耳羹,有糖尿病的换成百合莲子粥。
胸痛了别慌,先自己辨一辨
- 看疼痛什么样
如果是胀疼、刺疼,疼超过30分钟,动了之后更疼,可能是“实证”;如果是隐隐疼、烧着疼,一阵一阵的,休息了能缓解,可能是“虚证”。 - 看有没有其他症状
如果胸痛时左肩也疼、出冷汗、呼吸急,要警惕心血管问题;如果同时有打嗝反酸、爱生气、睡不好,大概率是功能性胸痛(不是器官病变)。 - 该怎么办?
如果怀疑是心脏问题,先舌下含服急救药;5分钟内没缓解,立刻打120;第一次就诊建议做心电图、查心肌酶,排除器官病变。
想要不胸痛,试试这3个调理法
敲肝经,通“气”
每天早上和晚上,分别叩击肝经的位置——从膝盖上方沿着大腿内侧中间往上敲到腹股沟,每边敲50次。重点按期门、章门这两个肝经的穴位,每个按2分钟。
会呼吸,调情绪
设置工作提醒,每工作50分钟做一次腹式呼吸:吸气4秒、憋2秒、呼气6秒,重复5组。再听商调的音乐(比如古乐里的商调)调节情绪。
吃对了,不上火
可以备个“清火零食包”——比如绿豆冻干、甘草片、干薄荷叶,代替高糖饮料。夏天可以喝自己做的冷饮:鲜藕汁30毫升加5毫升蜂蜜,再兑150毫升凉开水,有糖尿病的换成芦荟汁。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胸痛连续超过3天,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调理体质要找正规中医指导,平时可以看舌头——肝郁的人舌苔薄白,肝火旺的人舌红苔黄,阴虚的人舌头红、舌苔少。一定要中西医结合,别只用一种方法,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