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是基础的牙周治疗手段,但很多人对它的作用存在误解。结合2023年牙周病学临床指南与流行病学研究,下面就大家最关心的六个问题做通俗易懂的解析。
牙石刷不掉,得靠专业洁治
牙石的形成就像水壶里的“水垢”——唾液中的钙和牙齿表面的菌斑粘在一起,慢慢钙化变硬。数据显示,80%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石,尤其是后牙舌侧和牙龈边缘,会形成一层“钙化斑块”。日常刷牙最多能清理牙齿表面,而超声波洁牙机用25-30kHz的高频振动,能震碎牙石,还能深入牙龈下5-7毫米清洁,这是牙刷根本达不到的。一般人建议每12-18个月做一次专业洁治,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得缩短到6-8个月。
洁牙时酸涨、出血正常吗?
洁牙时觉得酸涨、牙龈出血,其实是牙周有炎症的信号。如果牙龈发红、肿胀,轻轻一碰就出血,说明有中度以上牙龈炎。这种情况下,洁牙器械碰到发炎的牙龈出血是正常反应,但如果每分钟出血超过5滴,得去查凝血功能。第一次洁牙的人可以分次做,间隔4-6周完成全口清洁,减少不适。
洁牙后牙齿敏感怎么办?
洁牙后吃冷热食物觉得酸,是因为牙石去掉后,原本被覆盖的牙根表面暴露了——牙本质上的小管打开,外界刺激直接传到牙神经。约65%的人会在洁牙后1周内出现敏感,但90%的人28天内会自己缓解。可以用含钾离子的脱敏牙膏,或者配合激光治疗,能降低牙本质的敏感度。
洁牙会让牙缝变大、牙槽骨吸收吗?
不会!锥形束CT检查显示,规范洁牙不会加速牙槽骨吸收。反而,清掉牙龈下的菌斑后,牙周袋会变浅1.2毫米,牙周组织的损伤速度减慢40%。至于“牙缝变大”的感觉,是因为牙龈炎症消了,肿胀的组织恢复正常,不是牙槽骨出了问题。
牙齿染色能通过洁牙去掉吗?
分两种情况:茶渍、烟斑这种“粘在牙齿表面”的外源性染色,洁牙能去掉92%;但氟斑牙、四环素牙这种“从牙齿里面变色”的内源性染色,效果有限。如果牙釉质发育不好,可以用微研磨技术(比如50微米的氧化铝颗粒),让牙齿表面更亮;严重的得做瓷贴面修复。
多久洁一次牙?得看牙周状况
要根据牙周袋的深度制定方案:健康牙周(牙周袋≤3毫米)一年1次;轻度牙周炎(4-5毫米)半年1次;中重度牙周炎(≥6毫米)得配合龈下刮治。吸烟者因为菌斑长得快,间隔要缩短30%;孕妇最好在孕中期做预防性洁牙,更安全。
其实,规范洁牙不会伤牙釉质(硬度损失不到5%),也不会让牙齿松动(动度不到20微米)。建议大家建立终身的牙周维护计划,每天用Bass刷牙法加牙间刷清理菌斑,能降低65%的牙周炎复发风险。如果出现持续牙龈出血、口臭或者牙齿移位,一定要及时去查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