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是咱们重要的咀嚼器官,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健康,直接关系到牙齿能不能正常用。现在中老年人里牙龈萎缩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慢慢发展的组织退化,可能会导致牙本质暴露、牙齿松动之类的问题。接下来从几个方面说说怎么防护牙龈萎缩。
基础护理:先把刷牙这件事做对
不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伤牙龈的常见原因。有研究发现,用硬毛牙刷加横向拉锯式刷牙,容易把牙龈磨伤。建议用改良巴氏刷牙法——把牙刷斜45度角,轻轻刷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再配合软毛牙刷(刷毛直径不超过0.2毫米),能大大减少对牙龈的损伤。
选牙膏也要注意摩擦剂颗粒大小。有实验显示,摩擦剂颗粒直径在5到10微米之间的牙膏,既能把牙齿刷干净,又不容易磨坏牙釉质。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很重要,尤其是晚上,口腔自己清洁的能力下降,更得认真刷。
专业维护:定期找医生帮你“把关”
定期做牙周护理,是阻止牙龈问题加重的关键。数据显示,每半年到一年去洗牙,能明显减少牙周炎症的发生。如果有牙龈出血的情况,建议把洗牙间隔缩短到3-4个月。现在的洗牙技术结合了超声振动和空气抛光,能有效清除牙龈下面的牙石。
还要注意排查全身疾病。糖尿病患者因为糖代谢不好,牙周组织被破坏的速度比普通人快3倍左右。建议中老年人每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把全身健康和口腔状态联系起来看。
营养支持:吃对食物帮牙龈“补营养”
益生菌对调节口腔菌群有帮助。实验发现,每天吃点含双歧杆菌的发酵乳,牙龈炎症能减轻28%左右,这是因为益生菌能平衡口腔里的细菌,增强局部免疫力。要选无糖的,避免烂牙。
坚果里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南瓜子,每100克里有519毫克磷,能帮着牙齿矿化;里面的β-胡萝卜素能转化成维生素A,维持牙龈表面黏膜的完整。不过每天别吃超过20克,不然脂肪容易吃多。
有些草本植物提取物里的多糖成分,实验发现能促进牙周膜细胞生长。但要注意,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量,可以先用它漱口再咽下去,让有效成分多作用一会儿。
环境与情绪:看不见的因素也影响牙龈
工作中的暴露因素要注意。长期接触重金属的人,牙龈萎缩的概率比普通人高40%,建议戴口罩等防护,还要定期做身体检查。室内PM2.5浓度越高,牙龈炎症风险越大,每涨10微克/立方米,风险增加15%,可以用空气净化器改善环境。
压力大也会影响牙龈健康。压力大的时候,身体里的皮质醇会升高,抑制组织修复能力。研究显示,长期压力大的人,牙龈萎缩的速度比普通人快1.8倍。可以用呼吸训练、冥想之类的方法调节情绪,维持口腔里的环境稳定。
技术辅助:智能工具让防护更“精准”
智能护理工具能帮着更好防护。带压力感应的电动牙刷,能实时提醒你刷牙力度对不对,还有计时功能,保证刷够时间;有些电动牙刷配套的健康系统,能记录牙龈状态的变化,早发现问题。记得每3个月换一次刷头,保持清洁效果。
现在还有微生态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口腔里的菌群,能找出主要的致病菌,帮着制定适合个人的护理方案。这个技术已经在一些专科门诊用了,让护理更精准。
牙龈萎缩是慢慢发展的,得从多方面一起防护——从正确刷牙、定期洗牙,到补充营养、调整环境,每一步都要做好。建议定期去口腔科检查,早发现早期症状。如果已经有牙龈萎缩了,要听医生的建议做针对性治疗,别自己乱处理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