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发现皮肤出现没碰没撞的淤青,可得多留个心眼——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碰伤”,而是紫癜类疾病的信号。这种皮下出血背后,其实是身体凝血系统出了小问题。接下来我们从为什么会得紫癜、不同类型的表现、怎么判断、遇到了该怎么办,还有特殊情况要注意的地方,帮大家理清楚这个问题。
紫癜为什么会发生?
紫癜的根源主要有两个:要么是血管壁变“脆弱”了,要么是血小板“不好用”了。
血管性紫癜是因为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或者老年人常见的老年性紫癜都属于这类。这类患者哪怕轻轻碰一下,皮肤都会出现3-10毫米的紫红色小疹子,按一下颜色也不会退。
而血小板性紫癜呢,要么是血小板数量太少,要么是功能不正常。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时,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这些全身出血的情况。
不同紫癜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
- 过敏性紫癜:最常找小朋友的麻烦,典型表现是两条腿对称长紫癜,还可能伴着关节肿疼、肚子疼或者尿里有血。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淤点淤斑到处都可能长,抽血查的话会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
- 老年性紫癜:大多长在前臂外侧,是暗红色的瘀斑,主要是因为皮肤里的血管基底膜变厚、胶原纤维断了。
怎么判断是不是紫癜?
要确诊紫癜,得结合症状和检查一起来看:
- 看皮疹样子:血管性紫癜是紫红色的小疹子,血小板性紫癜大多是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 查凝血功能:比如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这些;
- 特殊检查:如果是血管炎相关的紫癜,可能要查免疫球蛋白A;要是遗传性的,还得做基因检测。
发现淤青该怎么办?
发现异常淤青后,先做好这几点:
- 别刺激患处:减少摩擦或挤压皮疹部位;
- 记好症状:把新长的皮疹数量、在哪里,还有有没有关节疼、肚子疼这些伴随症状都记下来;
- 补点营养:适量吃点维生素C、芦丁,帮着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
- 听医生的:免疫性紫癜可能需要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少的可能用丙种球蛋白,这些都得在医生指导下用。
特殊人群要注意什么?
- 老年人:长紫癜得先排除血液系统恶性病的可能,最好做个骨髓穿刺;
- 小朋友:反复腿上长紫癜,要小心伤着肾,得定期查尿常规;
- 长期吃抗血小板药的人:出现淤青时,得让医生帮着权衡出血风险和吃药的好处。
去医院要准备什么?
就诊时记得带这些:
- 发病过程:什么时候开始的、皮疹怎么变的;
- 用药清单:包括正在吃的中成药、保健品;
- 家族史:有没有家人容易出血的情况。
咨询的时候要问清楚:哪些检查要先做?可能需要哪些科一起看?平时生活要注意什么?
怎么预防紫癜复发?
- 避开过敏原:比如海鲜、花粉这些已知会过敏的东西;
-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别让腹压太高,不然容易内脏出血;
- 定期复查:确诊的患者每3个月查一次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 补天然维生素C:多吃柑橘类水果、绿叶菜;
- 记症状日记:把皮疹什么时候长、在哪、有没有别的不舒服都记下来。
总的来说,无外伤的淤青不是小问题,背后可能藏着紫癜的风险。大家只要记住:早观察、早检查、早干预,按照医生的指导处理,平时注意生活细节,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如果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找医生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