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未特指的生物武器Unspecified Use of biological weapons during armed conflict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6:15
编码PK2Z

关键词

索引词Use of biological weapons during armed conflict、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未特指的生物武器
缩写生物武器、BW、Biological-Weapons
别名细菌武器、病毒武器、毒素武器、生物战武器、Bacteriological-Weapon、Viral-Weapon、Toxin-Weapon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详细请查阅ICD11官网

导致损伤的物体或物质
火器或相关物品
XE72J手枪
XE0Q9步枪
XE4KC子弹
XE32H猎枪
XE6YZ气枪
某些特指的武器
XE9F9电棒、电枪
XE203辣椒喷雾
XE61H棍棒、棒子
尖锐物体
XE9PM设计为武器的箭或弩
XE174设计为武器的刀
XE3KV设计为武器的长矛、标枪
XE598剑、匕首、刺刀、砍刀、短刀、短剑
武装冲突的方面
武装冲突的类型
XE0EG冲突的类型,公民暴乱
XE7HW冲突的类型,冲突后事件
XE324冲突的类型,战争
XE4RJ冲突的类型,宣布为恐怖主义
XE2RB冲突的类型,内战或游击战
武装冲突中的受伤人员
XE2WZ平民
XE3P0在武装冲突中伤员的角色未知
XE42H军事人员

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未特指的生物武器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在武装冲突中使用的未特指生物武器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指定病原体或毒素类型的生物武器。这些武器通过人为释放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来达到军事目的,从而导致大规模疾病爆发,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未特指的生物武器可以包括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和毒素等,其具体类型可能因情况而异。


二、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生物武器利用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生的毒素作为攻击手段,旨在通过感染敌方人员或破坏食物供应链等方式削弱对手力量。此类武器的医学危害在于: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主要生物战剂类型

    • 细菌类:如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等,可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摄入途径感染。
    • 病毒类:例如天花病毒(已正式宣布根除但仍有储备),以及各种出血热病毒(埃博拉、马尔堡等)。
    • 毒素类: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A等,具有极强毒性且易于生产储存。
  2. 致病机理

    • 入侵与繁殖: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后开始大量增殖,破坏正常细胞功能。
    • 免疫逃逸:部分病原体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导致持续性感染。
    • 组织损伤:毒素直接损害机体组织结构,引发炎症反应及器官衰竭。

四、病因: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1. 传播方式

    • 空气传播:气溶胶形式散布病原体是最常见的生物武器投递方法之一。
    • 水源或食物污染:通过污染饮用水源或食品供应链实现大规模感染。
    • 直接接触:伤口处或黏膜表面接触到含有病原体的物质亦可发生感染。
  2. 易感人群

    • 战区平民及前线士兵最为脆弱,尤其是缺乏适当防护装备者。
    • 免疫力低下个体更容易受到严重伤害。
    • 未接种相关疫苗的人群面临更高风险。
  3. 并发症

    •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 某些情况下可能发展为致命性休克或神经系统病变。

参考文献

请注意,上述信息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情况考虑。

条目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武器化微生物PK20
条目在武装冲突中使用其他特指的生物武器PK2Y
条目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未特指的生物武器PK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