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脑缺血Unspecified Cerebral ischaemia 更新时间:2025-06-18 19:51:39 关键词 索引词 Cerebral ischaemia、未特指的脑缺血、脑缺血、脑性贫血、缺血性脑血管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脑血管缺血 [possible translation]、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缺血
展开 未特指的脑缺血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MRI-DWI序列显示急性期高信号病灶,且不符合特定血管分布模式
CT/MRI排除其他明确病因(如大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
临床表现 :
急性或波动性神经功能缺损持续>24小时
症状与影像学改变存在时间相关性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神经功能缺损 :至少一项典型症状(偏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视野缺损)
影像学异常 :
CT显示腔隙性梗死(直径<1.5cm)或白质疏松(Fazekas评分≥2)
MRI显示DWI阳性但无明确责任血管
排除性诊断 :
经血管造影(CTA/MRA/DSA)排除大血管闭塞(>50%狭窄)
心脏检查(ECG/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源性栓塞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血流动力学证据 :
TCD显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Mx指数>0.4)
CT灌注显示局部CBF<30ml/100g/min
危险因素组合 :
实验室指标 :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浆粘度>1.8 mPa·s)
炎症标志物升高(hs-CRP>3mg/L)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神经功能量表]
A --> C[头颅CT]
B --> D[NIHSS评分]
C --> E[急性出血/占位排除]
E --> F[进一步影像学]
F --> G[MRI+DWI]
F --> H[血管评估]
G --> I[梗死灶特征]
H --> J[CTA/MRA]
H --> K[TCD]
J --> L[大血管狭窄]
K --> M[微循环评估]
I & L & M --> N[综合诊断]
判断逻辑 :
CT平扫 :
急性期排除出血,慢性期评估白质疏松(Fazekas分级)
阴性结果不排除缺血,需24-48h后复查或行MRI
MRI-DWI :
金标准:急性期(<6h)高信号提示细胞毒性水肿
病灶特征:
多发性<1.5cm腔隙灶 → 小血管病
边界模糊、非流域分布 → 未特指缺血
血管评估 :
CTA/MRA:大血管狭窄≥50%则排除诊断
TCD:
搏动指数>1.2提示微循环阻力增加
屏气试验(BHI<0.69)提示脑血管储备下降
灌注成像 :
CTP/MRP:CBF<30ml/100g/min且MTT>6s提示缺血半暗带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液流变学 :
全血粘度增高(切变率1/s时>5.5mPa·s)→ 微循环障碍
处理:抗血小板治疗+血液稀释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0.5mg/L → 隐匿性血栓形成倾向
处理:排查肿瘤/易栓症
炎症标志物 :
hs-CRP>3mg/L → 内皮炎症反应
处理:他汀强化降脂
代谢指标 :
HbA1c>7% → 血糖控制不佳加速微血管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 → 需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
脑脊液分析 :
四、总结
诊断核心 :基于"排除法"原则,需综合影像学(排除特定血管病变)+临床表现(非典型神经缺损)
检查策略 :
急性期:CT排除出血→MRI-DWI确认缺血
慢性期:MRI-FLAIR评估白质病变+TCD监测血流储备
实验室重点 :血液流变学+炎症指标指导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
AHA/ASA《不明原因脑卒中诊治科学声明》2022
ESO《急慢性脑缺血影像学应用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