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可能导致1200万人罹患胃癌,这些患者均出生于一个十年间(2008年至2017年)。
研究预计,在这期间出生的1560万人在其一生中将患上胃癌,其中76%的病例可能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引起。该研究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胃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但一旦确诊,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它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每年造成约77万人死亡。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是胃癌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也有助于解释近年来年轻人胃癌发病率上升的现象。
大多数人是在儿童时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他们可能在多年内都未察觉感染,因为该细菌通常不会引发明显症状。但它也可能导致胃溃疡或胃黏膜炎症。
该细菌可通过口腔传播,例如接吻,或通过呕吐物或粪便接触传播。
胃癌病例将在哪些地区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22年来自185个国家的胃癌数据。
他们预测,按照当前趋势,到2101年(即2017年出生者年满84岁的年份),将有1190万人被诊断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癌。
其中绝大多数病例——800万例——预计将出现在亚洲地区。欧盟、英国、瑞士、挪威和冰岛则预计将有近47.1万例相关病例。
全球胃癌负担也正在发生变化。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胃癌病例相对较少,但研究人员预计到2101年,该地区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癌病例将达到140万例,比2022年的发病率高出六倍,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结构变化。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全球许多地区的胃癌负担将增加,迫切需要协调一致的预防策略,并确保各国卫生系统做好应对日益增长负担的准备,”研究合著者之一、世卫组织国际癌症预防研究团队负责人金·杨·帕克(Jin Young Park)博士表示。
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中数据质量较差,这使得做出确切预测变得困难。
但研究人员表示,现有数据已足以促使全球卫生当局采取行动。
他们呼吁各国投资于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和快速治疗计划。分析表明,此类项目可将预期胃癌病例数减少最多75%。
“卫生当局必须将胃癌预防作为优先事项,并加快控制力度,”帕克表示。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