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 —— 频繁使用某些感冒药、过敏药物以及抗焦虑处方药是否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我们探索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为何需要重新调整药柜中的药品。医生对此已有认知,但患者往往并不知情。某些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可能增加痴呆风险。杜兰大学神经科医生米歇尔·朗戈博士(专精记忆障碍研究)表示:"我们已知这类药物会导致记忆与认知障碍的风险已有数十年。"
这些药物主要分为两类:
- 第一类:抗胆碱能药物,包括某些助眠药物、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以及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处方药
- 第二类: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Xanax]、地西泮[Valium]、劳拉西泮[Ativan]),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和肌肉痉挛
她指出:"这些药物存在已久,是最常开具的处方药之一。" 研究表明,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后记忆问题通常会恢复,但强效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即便停药后仍持续增加痴呆风险。
年龄差异的影响源于:随着衰老身体代谢减缓,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朗戈博士强调:"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药物的益处是否仍大于风险,这种平衡会随年龄改变。"
请勿认为非处方药就没有风险。她建议:"所有标有'PM'(助眠)标识的非处方助眠药物都需特别注意,应咨询药剂师。" 她建议患者年度体检时携带完整用药清单请医生指导。
部分医生建议年长人群使用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Claritin]或西替利嗪[Zyrtec])作为更安全的过敏替代方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