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影响着全球超过570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预计还会继续增长。到2030年,估计将有7800万人患有痴呆症;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至1.39亿人。
然而,一项令人惊讶的新研究表明,每一代人的痴呆风险实际上已经下降了。不过,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一发现持怀疑态度。
研究人员分析了62,437名年龄在70岁及以上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三项关于老龄化的纵向队列研究,其中包括在美国、欧洲和英国进行的研究。
为了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比较了出生于八个不同代际群体中的可能痴呆诊断情况。第一组人群出生于1890年至1913年,而最近的一组人群则出生于1944年至1948年之间。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算法来推测可能的痴呆诊断。该算法基于参与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认知表现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包括他们完成日常功能的能力,如清洗和进食,以及他们的记忆力)。这些都是临床实践中用于诊断痴呆的标准评估工具。
为了验证该算法对可能痴呆病例的预测,还将其与美国“老龄化、人口统计与记忆研究”(Aging, Demographics and Memory Study)中的一个子样本进行了对比,这些子样本的参与者已获得临床确诊的痴呆症诊断。
这些参与者接受了长达三到四小时的严格认知评估。结果显示,用于生成痴呆预测的算法与子样本临床诊断数据的匹配度超过85%。
一旦计算出痴呆状态,作者构建了两个模型以确定年龄、代际与痴呆发病之间的关系。他们还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纳入分析之中,因为GDP与健康状况相关——研究表明,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往往比低收入国家的人更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代人的痴呆病例都有所减少。例如,在美国,算法显示,1890年至1912年间出生的人中有25%患上了痴呆症,而最近年代(1939年至1943年)出生的人中只有15%患上痴呆症。
在英国,1924年至1928年间出生的人中有近16%被检测出患有痴呆症,而在1934年至1938年间出生的人中这一比例约为15%。这种效应在女性中似乎比男性更为显著。
为什么痴呆病例会在各代之间下降,近期的代际群体患病率更低,目前尚不清楚。
预测诊断
这意味着什么?这与现有的预测相比如何?
虽然作者使用了来自三个知名老龄化研究队列的大规模样本,但这些发现仅基于高收入国家的数据。
众所周知,痴呆症在高收入国家更容易被诊断和治疗,因为这些国家拥有更多且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专业人员。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痴呆症受到极大的污名化。因此,人们对其相关风险因素的认识较低,也不太可能获得诊断和支持。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痴呆患者居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由于缺乏关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老年人和痴呆病例的队列数据,这项研究的结果无法提供全球范围内痴呆诊断的代表性预测。
还需要考虑的是,作者在其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作者使用了一种预测模型。尽管该模型与临床诊断高度一致,但仍有一些痴呆病例可能被遗漏。
同样,作者在建模过程中并未区分痴呆亚型。痴呆只是一个总称术语。大约60-70%的痴呆病例实际上是阿尔茨海默病。
但也有很多较为罕见的亚型——例如路易体痴呆或语义性痴呆。每种亚型都会带来不同的症状。通用模型不太可能准确捕捉每种亚型的痴呆病例。
所有这些因素或许可以解释研究得出结论的原因。
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的痴呆病例预计将增加。因此,应谨慎对待这项研究的发现。最新的代际群体痴呆患病率持续下降的情况可能并不存在。
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寿命延长了,老龄化加剧。痴呆症主要影响65岁以上的人群,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活到65岁以上,意味着更多的人面临患病风险。
世界人口也在增长。因此,我们自然会看到更多的痴呆患者——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那里的人们对痴呆症状的认知较少,也可能因医疗基础设施薄弱而难以应对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我们知道,总体而言,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背景的人群面临更大的健康不平等——这些健康不平等可能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但由于研究未考虑到这一因素,因此很难判断年轻一代的痴呆病例预测数量是否真的会有差异。
(全文结束)